4月23日電 據(jù)外電報道,在本屆法國總統(tǒng)大選首輪投票后的第二天 (4月23日), 法國重要報章的頭版幾乎全部刊登出線候選人的大幅圖片,但配上的標題重點則各有不同。
右翼《費加羅報》 的頭版大標題是“第二輪投票在瑪琳勒龐露出頭角下重新啟動”。文章表示,極右派民族陣線黨候選人勒龐大在首輪投票中得到二成票數(shù),在第二輪投票時,她的支持者的投票意向仍是未知數(shù)。
該報另一篇文章標題為“對于薩科齊,勝利仍是有可能的”。內(nèi)容指出,薩科齊希望在第二輪投票中,贏得支持極右派的選票,并嘗試說服他們,他的政綱與勒龐主張有相同點,包括邊境防衛(wèi)、安全問題等。其實在競選一開始,他已預料到勒龐可贏得大量選票。
左翼《解放報》的頭版全版是社會黨候選人奧朗德的照片,標題諷刺地寫著:“奧朗德,領先;勒龐,令人掃興”。該報當天的評論文章形容奧朗德得到“清晰的勝利”,其帶頭的票數(shù)反映國內(nèi)多種情況,首先是國民對改革的深層欲望,左翼各黨派面對第二輪投票從此團結起來。其次是薩科齊的失敗,不但未能掩飾其頹勢,反而極右派支持卻大大上升。
經(jīng)濟報章《回聲報》的相關社論標題是“結果引發(fā)的任務”。文章表示,國家的政績危機造成信心危機,現(xiàn)在勒龐的影子在俯瞰第二輪投票。薩科齊和奧朗德同樣需要努力勸服國民爭取支持。投票的結果顯示,急需挽救的不單只是國家經(jīng)濟,也包括國民的士氣。
《新觀察家》周刊網(wǎng)上版署名巴辛的評論文章標題是“薩科齊,已完蛋!”。筆者認為首輪投票結果反映出三件事實,就是薩科齊肯定的失敗、奧朗德的務實競選工作,以及勒龐主義的重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