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春節(jié)的臨近,許多家長在挑選年貨的時候也會為孩子們買上一兩件新玩具當禮物。不過,近日國家質檢總局的一則通報讓許多家長憂心不已。通報指出,27家玩具生產企業(yè)生產的玩具存在安全隱患,要按照《兒童玩具召回管理規(guī)定》的要求,對所生產的31種玩具產品實施召回。雖然本次“召回門”沒有涉及島城生產企業(yè),但是記者在走訪市內多家玩具銷售商店探訪發(fā)現,存在上述問題的玩具隨處可見,特別是一些私人商鋪,
“三無”玩具以鮮艷外表和低廉價格吸引消費者,連生產廠家、產品成分都不標注,存在不少安全隱患。
“三無”玩具低價攬客
被召回的玩具都存在哪些問題?這是孩子家長們最為關心的一個話題。根據國家質檢總局的公告顯示,這批召回的玩具主要是小零件、銳利尖端、繩索、小球、用于包裝玩具的塑料包裝袋、剛性材料上的圓孔厚度、突出物、折疊鎖定裝置、動態(tài)耐久性測試、危險夾縫、動態(tài)強度等方面存在安全隱患,當缺陷玩具或玩具部件暴露在兒童面前時,有可能造成兒童意外傷害,危及兒童健康和人身安全。存在類似隱患的玩具在島城存不存在?記者就此展開了調查。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位于威海路公交站附近的一家大型兒童用品市場,在該市場的一樓,聚集了幾十家玩具銷售商鋪,各式各樣的玩具、童車、婦兒用品在這里都可以買到。商家們對于玩具的布置也基本相似,高檔的品牌玩具因為銷量少一般被高高掛起,一旦有人詢問商家才會用竹竿將貨物取下。在商家底層貨柜上,擺放的大多是5元到30元的低檔玩具。這些玩具沒有包裝,直接放在貨架上,消費者談好價格后直接拿走。
記者在一攤位前拿起了一輛小汽車,發(fā)現車體上的小燈都是用膠水粘上去的,很容易脫落,而且四個膠皮輪子也很容易卸下,這些只有紐扣大小的小零件很容易被孩子吞咽下去。當記者以一名2歲孩子父親的身份詢問店主孩子能不能玩時,店主表示這一類的汽車主要就是給兩三歲的孩子設計的,賣得很火。隨后,記者又在另一個攤位前,拿起了攤主極力推薦的 “兒童醫(yī)生”塑膠玩具,該玩具商沒有“3C”標志,但是因為有很多小零件,廠家在包裝上提醒3歲以上的孩子才能玩,不過店主同樣表示兩歲的孩子玩這個玩具最合適。在該賣場記者探訪了10家店鋪發(fā)現,沒有認證、沒有成分說明、沒有注意事項的“三無”玩具占到了總量的三成左右,還有很多玩具雖然有提醒,但是銷售人員卻視而不見,靠著各自的推銷技巧賣貨。
毛絨玩具異味刺鼻
隨后,記者又來到了臺東三路周邊的臨時攤位上探訪,一個賣毛絨電動玩具的商家在周末已經早早出攤占據有利位置,會搖頭的毛驢、抖動耳朵的小兔子、走“霸王步”的小龍等特色玩具吸引了不少市民駐足圍觀,而且這些毛絨玩具的價格也便宜,在原地晃動的玩具只要25元,能走路的玩具35元。此外商家還有會講故事甚至能和孩子簡單對話的洋娃娃,價格也都在200元以下,在記者采訪的半個小時里,就有3名家長為孩子挑選了玩具,商家往往直接給玩具套一個購物袋,而不會出具任何的生產信息和注意事項。
記者拿起一個電動玩具發(fā)現,玩具上的眼睛、毛絨外表都很容易脫落不說,玩具還散發(fā)著一股刺鼻的味道。記者咨詢商家為何材料時,對方表示不知道,但可以“確定”是安全材料。“買衣服都有味,玩具也免不了,你散散味再給孩子玩不就完了。”商家向記者介紹說。記者在長樂路文化市場附近一家玩具店探訪時,對方將一盒產自韓國的玩具放在了特價柜子上,標價20元出售,記者發(fā)現該玩具全都是三角形的柱狀插件,但是外包裝上沒有一個漢字,如果不懂韓文,玩具的材質和注意事項都難以確定。店員表示這玩具是按照國外標準生產的,材料沒有問題。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