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被稱歐洲“新閨蜜”
從荷蘭媒體的報道來看,這個北歐國家主辦核安全峰會的初衷顯然不是讓大國吵架的。荷蘭《人民報》稱,荷蘭為舉辦峰會投入了該國史無前例的安保力量,海牙數(shù)十條道路被封閉,海軍出動3艘軍艦守衛(wèi),兩架F-16在空中巡邏,酷愛足球的荷蘭人取消了多場荷蘭足球甲級聯(lián)賽,(上接第一版) 專家預計安保總投入在1.5億美元至2.5億美元間。不僅如此,據(jù)荷蘭新聞網報道,在奧巴馬訪問阿姆斯特丹期間,當?shù)厝诉被禁止使用自家陽臺和屋頂露臺。荷蘭外貿與發(fā)展合作大臣勞曼說,舉辦核安全峰會對荷蘭人有利,峰會本身也是一個經濟項目,可以凸顯荷蘭貿易立國,擁有開放經濟。荷蘭新聞網還稱,東道主連峰會的菜單都有精心設計,菠菜被排除在菜單外,原因是吃菠菜易塞牙,影響拍照美觀。
22日,荷蘭用皇家空軍護航、國王王后盛大晚宴的最高禮遇接待到訪的首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3日一早,荷蘭首相呂特與習近平會談,之后習近平還與荷蘭國王威廉-亞歷山大共同出席中荷經貿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喜愛足球的習近平稱贊荷蘭足球隊是世界足球的無冕之王,引起臺下一片掌聲。他還表示,今年是中國農歷馬年,我們愿同荷方一道,共促兩國關系在中歐關系中一馬當先。
“習近平的歐洲之旅還包括法國、德國、比利時以及歐盟布魯塞爾總部”,英國廣播公司形容說,這是中國國家主席對歐洲一次關鍵訪問。文章稱,近年來中歐關系時常伴有摩擦,習此次抵達荷蘭前中歐剛結束圍繞葡萄酒的貿易爭端。習近平此行還將分別與奧朗德與默克爾會面。而此前德國媒體曾擔心中國會借習近平訪德做敲打日本的宣傳,似乎不太愿意安排中國領導人訪問大屠殺紀念館。而“德國之聲”最新消息稱,中國領導人會按計劃參觀大屠殺紀念館,但默克爾不會陪同。
歐洲媒體的另一關注點是習近平訪歐“巧遇”克里米亞危機。英國《衛(wèi)報》說,不僅奧巴馬將與習近平在核安全峰會上會面,他的妻子和兩個女兒正在中國訪問,這次訪華被白宮宣傳為一種“軟外交”,當前白宮正急切誘惑北京遠離其一貫支持的莫斯科。俄羅斯“莫斯科回聲”電臺也說,美俄正爆發(fā)“爭奪中國的克里米亞之戰(zhàn)”,美國及其西方盟友最撓頭的是如何利用中國向莫斯科施壓,奧巴馬為與習近平會面準備得相當認真,他最希望向世界表明中國站到西方一邊,起碼沒站在普京一邊。
“此次訪歐原本是一次非常和諧的訪問,克里米亞危機突然出現(xiàn)對中國來說是個稍有些尷尬的議題”,中國國際問題專家金燦榮23日對《環(huán)球時報》說。金燦榮認為,峰會方向轉向孤立俄羅斯對奧巴馬來說更加尷尬,說明眼前的危機壓過了他對長遠的規(guī)劃。
在峰會之后,習近平與奧巴馬都將訪問歐盟總部。巴基斯坦《黎明報》問道,中美兩大國領導人的到訪讓歐洲興奮,但中美誰才是歐洲最好的朋友呢?文章說,美國顯然是歐洲同屬“西方文明”的盟友,是與歐洲分享歡笑與擔憂的國家,但奧巴馬越來越被歐洲人視為“說到做不到的美國總統(tǒng)”,而相比之下,歐洲對中國的關注越來越多,中國新聞不斷登上歐洲媒體頭版。雖然奧巴馬依然能用言辭打動歐洲人,但今日歐洲需要的是市場、就業(yè)和經濟增長,而不是演說。跨大西洋伙伴關系依然重要,但中國無疑才是歐洲的“新閨蜜”。
核峰會幫日韓融冰?
“與韓國總統(tǒng)會晤是發(fā)展兩國新關系的第一步”,“俄羅斯之聲”23日說,日本首相安倍當日啟程前往荷蘭時在機場對媒體這樣說。這一天,日韓兩國媒體都報道了美日韓三國領導人將在海牙核安全峰會上會談的消息。日本《讀賣新聞》強調會議是在美國主導下實現(xiàn),《每日新聞》則稱,安倍此行要拂去歷史的“疑念”,他將訪問阿姆斯特丹的“安妮弗朗克之家”,以表示對《安妮日記》等書籍在東京不斷被撕破事件的遺憾,同時打消各國對日本歷史觀的懷疑。日本《產經新聞》則注意到樸槿惠將與習近平單獨會談,卻不愿與安倍單獨會談,稱韓國此舉再次給人留下韓國更重視中國而非日本的印象。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