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州武城縣,很多村民都遇上了存錢有憑有據(jù),取錢卻取不出的難題。(視頻截圖)
村民說,從上個月初開始,合作社就大門緊閉,想要取錢,根本找不到人。(視頻截圖)
記者找來一張圓桌,村民們把自己家的存單放在上面。僅一會兒功夫,就提供了40多張存折。(視頻截圖)
齊魯網(wǎng)9月2日訊 家住德州武城縣甲馬營鄉(xiāng)東堤口村的崔女士一家,最近的境況可不太好,丈夫三年前患上了腎病,經(jīng)歷幾次手術(shù),雖然命保住了,可是生活不能治理,常年需要人照顧。最近幾天,崔女士準(zhǔn)備把家里的8萬元的存款提出來,帶丈夫到濟南進行進一步復(fù)查治療,沒想到卻遇到了問題。
急等救命錢 村民存款取不出
據(jù)山東廣播電視臺生活頻道《生活幫》報道,德州武城縣甲馬營鄉(xiāng)東堤口村的崔女士說,丈夫被檢查出腎病后,家人四處尋醫(yī),前前后后,花了十幾萬,可是病情卻一直不見好轉(zhuǎn)。為了治病,她決定帶丈夫到濟南的大醫(yī)院進行詳細檢查。
臨行前,崔女士準(zhǔn)備把家里僅有的8萬元存款帶上,但是萬萬沒想到,這筆錢卻成了全家人的一塊心病,“就剩下這8萬了,取不出來了。”
崔女士提供的存單顯示,這8萬元共分為3張存單,最大的一筆6萬,另外的兩筆各1萬。存款人是崔女士的名字。崔女士說,丈夫得病三年,家里已經(jīng)是債臺高筑,根本再也拿不出錢來了,這8萬元取不出錢,看病的計劃也就泡了湯。
和崔女士的經(jīng)歷相似,另一位村民尹先生一家,也面臨有錢取不出的情況。尹先生家的情況也并不樂觀,老伴患有風(fēng)濕多年,手腳都出現(xiàn)了變形,生活不能自理,而他自己也年老體衰,除了這筆存款,再也沒有余錢。
明明有存單,錢怎么就取不出來了呢?仔細查看崔女士和尹先生提供的存款單,記者發(fā)現(xiàn),兩位村民存款的地方并不是銀行,而是一家叫做武城縣匯融合作社的機構(gòu)。從存單上看,上面標(biāo)記有戶名、身份證號、金額、年收益率等信息,和普通的存折差不多。
既然村民們存錢有憑有據(jù),為什么會取不出呢?在崔女士家鄰居,村民鄭先生的帶領(lǐng)下,記者找到了位于德州市武城縣的匯融合作社。
鄭先生也在這家叫做匯融的合作社存了三萬元錢。據(jù)他介紹,從上個月初開始,他就隔三差五往合作社跑,但看到的永遠是大門緊閉。想要取錢,根本找不到人。記者從合作社周邊的幾家商戶口中了解到,匯融合作社已經(jīng)超過一個月沒有開門了。
吸納百萬存款 合作社跑路?
崔女士和尹先生說,當(dāng)初存錢時,他們并沒有到過匯融合作社,而是通過村里的一名信貸員辦理的。操作程序也很簡單,直接把錢交給信貸員,接著拿回了存款單。
聽說記者來采訪,很多村民聞訊趕了過來。記者找來一張圓桌,村民們把自己家的存單放在上面。僅一會兒功夫,在場的村民,就提供了40多張存折。
除了匯融,記者還發(fā)現(xiàn)了幾張名稱為旺農(nóng)合作社的存單。村民們說,不管是旺農(nóng)還是匯融,存在兩家合作社的錢,都是村里的信貸員代為辦理的。多位村民向記者證實,錢存到這兩家合作社他們是知情的,雖然大家知道這不是正規(guī)銀行,但一方面,信貸員是本村村民,大家信得過,另一方面,錢存在合作社的利息要比銀行高。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