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話雖然不順耳,但是不無道理,凡事要實事求是,不可盲動。就發(fā)達國家來講,三十歲以下的年輕人,工作也是剛剛沒有幾年,靠自己獨立收入去買房子也是沒有可能的,如果未來收入不能支付住房按揭的話,就是買不起房子的。
而中國40歲以下購房的比例接近于60-70%,這個數(shù)字比例在全球來講都是很高的,這并不是說中國人富饒,也并不是說中國的房子便宜,而是中國的傳統(tǒng)導致。
目前中國買房子的多是剛參加工作沒有幾年的年輕人,這些年輕人按照自身的才能和經濟條件,買不起房子也是正常,中國的人均收入就在這里擺著,沒有什么理由能夠讓年輕人就能夠買的起房子,特別是大城市的房子。
中國年輕人該不該買房子和買不買得起房子,這個是兩個概念,有住房的需求,這個需求有多強烈是受到個人經濟條件的制約的!
對于有經濟支付才能年輕人,個人認為還是不需要張望太久,雖然國家出臺系列宏觀調控措施,促使房地產市場越來越理性,房價也逐步趨于合理,但是房價的大幅跌還是沒有可能的。
投機性購房,政府不鼓勵;自住類型購房,看個人需要能等就盡量等,但盡量不讓國家宏觀調控影響到自身的生活,畢竟宏觀調控下的房價大漲大落都不太可能了。
對于沒有經濟才能支付房款的年輕人,租房子也是一種解決方法,盼望政府盡量早些出臺相應的租房系統(tǒng)和保障制度,減少這種不安定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