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3月31日,記者在廣州知名連鎖湘菜館的廚房,見識了不為人知的運作方式,不僅衛(wèi)生條件差,而且店員極不講究衛(wèi)生,暴露出目前廣州餐飲業(yè)的狀況。
"老大"在砧板上修理骯臟的舊拖把。
廣州的無良餐飲酒樓小心了,《新快報》的“臥底”記者又來了!鍋中洗掃帚,瀝油網(wǎng)篩通下水道,漂白粉洗碗碟……這是本報記者近日“臥底”暗訪廣州部分酒樓時看到的一幕幕。
四年前,《新快報》推出《無良酒樓黑幕大起底》專題,在廣州飲食界和市民心中引發(fā)巨大震動,多家酒樓為此共同發(fā)布“羊城餐飲自律宣言”,誓言要重新擦亮“食在廣州”的金字招牌。四年過去了,廣州正火熱地“創(chuàng)文”迎亞運,《食品安全法》實施細則也于近日公布并實施,那目前廣州餐飲業(yè)的狀況到底如何呢?
在長達兩個月的時間里,本報6名記者以應聘的方式,進入廣州多家酒樓食肆“臥底”調查,涉及湘菜、粵菜、日韓菜在內的多個菜系;所訪酒樓有大排檔、規(guī)模連鎖店,也有高檔酒樓;記者們當過服務員、地哩,也當過深入廚房的打荷。作為酒樓中最底層的員工,記者們與酒樓的臟亂差親密接觸,與廚房“潛規(guī)則”朝夕相處,最深度地真實反映目前廣州酒樓的食品安全現(xiàn)狀。
在暗訪過程中,記者看到部分酒樓在改善食品安全狀況方面所作的努力,同時也發(fā)現(xiàn)了大量看過之后令人食不下咽的黑幕。從今天起,本報推出連續(xù)報道,敬請關注。
廚房是一家酒樓的心臟,消費者所點菜肴是否美味衛(wèi)生,全由這個“心臟”來保證。3月31日,記者在廣州知名連鎖湘菜館——洞庭土菜館東圃分店的廚房當了兩天“打荷”,見識了這顆“心臟”不為人知的運作方式……
裝盤筷子插褲兜
洞庭土菜館東圃分店的廚房一共有三排工作臺:第一排是灶臺,大師傅們站的;第二排擺放著各種配料,裝盤也在這里完成,有一群人拿著筷子等在這里;第三排是砧板。廚房后面有一個不足十平方米的房間,是員工休息室、更衣室和惡臭的員工廁所。
負責記者工作的主荷二十多歲的樣子,潘師傅讓我叫他“老大”。“老大”一般站在第二排,負責裝盤和把成品菜送出去。“老大”的工作常要用到筷子,他習慣把筷子插在牛仔褲后兜里,用的時候抽出來,把盤子里的菜擺弄幾下,或者夾一兩塊塞進自己嘴里,吮一下筷子,再把筷子插回后兜。
記者后來發(fā)現(xiàn),廚房里幾乎所有拿筷子的員工都有同樣的習慣,這也許就是“榜樣的力量”吧。
在這個廚房里,除了筷子外,手是最主要的工具,廚房里所有的員工都直接用手在原料和成品菜里抓來抓去,手套……記者從未見過。
工作臺上留足跡
不過,最讓記者“大開眼界”的是那些掌灶大師傅們的腿——他們都有一絕活:跨桌子。
廚房三排工作臺,師傅們懶得繞路,所以常會來個瀟灑的跨桌動作:從第一排的通道一個箭步飛上第二排的工作臺,雙腳或單腳在臺面上一借力,輕松落地,揚長而去。他們留下的足跡,不會有人抹掉。
3月31日下午6時許,酒樓公司高層前來視察品菜,廚師長潘師傅因為要去地哩部看品菜,所以在工作臺上來回亂躥亂踩。在這個過程中,臺面上擺著各種原料,一位廚師還直接把一條修整好的魚扔在剛剛被踩過的臺子上,凈魚在臺上滑了近10厘米后,被另一廚師扔進了鍋里。此后還有豆腐、筍干、青菜之類的凈菜先后“走”過潘師傅的足跡,然后直接被送進了鍋中。
砧板上面修拖把
4月1日中午12時40分,“老大”讓閑下來的記者拖地。記者二話沒說,把兩把拖把一并,開始用力擦廚房布滿油漬的地面。不過拖著拖著,其中一把拖把的布塊脫離了拖把,怎么收拾都搞不好。
“把那破拖把給我!”“老大”看不過眼,一下把爛拖把搶了過去,利索地將拖把的“尸”和“首”一起放在了切菜的砧板上!在記者的目瞪口呆中,“老大”操起菜刀,在砧板上削拖把棒子。刀起刀落,木屑翻飛,棒子的一端很快被削小,“老大”拿起骯臟不堪的拖把布頭,在砧板上操作著——他想把棒子塞回到拖把頭里面。
“老大”的修理工程最終以失敗告終,他只好叫人把拖把拿去員工休息室,等待下次處理。這時,砧板一帶已經(jīng)被糟蹋得臟不忍睹了。
下一頁更驚悚:瀝油網(wǎng)掏下水道 炒鍋里面洗掃帚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