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隊今天輸給塞爾維亞隊的成果可能出乎很多人的預感。應當說,這場比賽首先是德國隊為年輕付出了代價,其次是主裁判的執(zhí)法存在必定問題。
至少從我個人的角度看,我認為本場比賽主裁判的執(zhí)法標準過嚴,裁判的判罰對照賽過程產(chǎn)生了過大的影響,特別是對德國前鋒克洛澤出示紅牌有待商議。
但拋開裁判的因素不說,德國隊的輸球依然是自身因素造成的。大家都知道,這支德國隊是以年輕隊員為主,大多數(shù)隊員缺乏參加像世界杯這樣的國際大賽的經(jīng)驗。當看到塞爾維亞隊在上半場破門得分,德國隊開端一次次進攻卻只開花不成果時,我想,如果巴拉克此時在場上,德國隊或許將是另一番情況。
德國隊在首場比賽曾以4∶0大勝澳大利亞隊,讓人看到了一支進攻鋒利、戰(zhàn)術得當?shù)膭怕。但此役在主力前鋒被罰下,比分又落伍的情況下,德國隊雖然求勝愿望強烈,但顯得缺乏應變才能。實際上,德國隊今天并非沒有改寫比分的機會,而且機會還不少,但為什么沒取得想要的成果?難道都是裁判和運氣原因嗎?我認為要害還在自身。看得出來,德國隊的情感因裁判因素受到了很大影響,就連主教練勒夫都表現(xiàn)失態(tài)。如果是一支成熟的隊伍,不應當讓自己的施展受到干擾。
很顯然,德國隊的輸球是他們?yōu)槟贻p埋單。但我信任,這樣的錘煉對德國隊來說是一件好事,在這支德國隊身上,我依然看到了他們一流的技巧才能和身材條件,他們還將經(jīng)歷一個不斷成長的過程,或許,下一場比賽德國隊能浮現(xiàn)出一個新的面貌。
本報記者 慈鑫采訪收拾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