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隊是個什么STYLE(作風),這恐怕是萬世難解的難題?赐昱c巴林的比賽,仍舊是疑云重重。451是保持了,但越來越不像我們要學的西班牙作風,也越來越看不出我們球隊的身材條件與西班牙人有任何類似之處。前幾天看國安與巴薩,對方二隊踢得很西班牙,我們依舊很自我,要學習西班牙,起碼從現(xiàn)在看來,連皮毛都學不來。
建立什么樣的榜樣,以什么模式作為標桿,都應當是有理論支撐和經(jīng)過周密調(diào)研之后才敢動手的。日本與巴西有很多的淵源,因此才開端學巴西,而不是因為巴西足球是世界第一。而我們總是好高騖遠,哪個最好學哪個。匈牙利足球最好的時候,我們還曾派隊留過學,但匈牙利受體制所限,只風光了很短的時間。后來學德國,但發(fā)明我們身高雖然一樣,但內(nèi)容物卻明顯不足,尤其是精力。后來學歐洲拉丁派——技巧聯(lián)合身材,也發(fā)明我們聯(lián)合最不好的就是“技巧加身材”,不是身材好技巧不行,就是技巧行身材不好。前一段我們聯(lián)姻法國,因為法國剛剛奪得世界冠軍和歐洲冠軍,那就是法國史上最黃金的年代。好象還有一個什么克萊楓丹打算,現(xiàn)在都擱淺了。法國人也明白,現(xiàn)在咱不行了,球隊都內(nèi)耗,世界杯出線都成問題,哪還能給中國足球當標桿呀。
于是我們又投奔了西班牙。據(jù)說我們與西班牙足球有諸多合作,先是跟西班牙足協(xié)確立了合作關系,就象過去跟法國人一樣,又聽說有一大批孩子要臥底巴薩,籌備“兩三年”培養(yǎng)出十幾二十幾個梅西來。因為西班牙隊又是歐洲冠軍,又是世界冠軍,我們學對了。事實證明日本人學錯了,他們學巴西,但巴西隊連荷蘭都打不過了,所以這次我們學得很準很正確。
一味地學,到底能不能給中國足球帶來長進,過去的事例已經(jīng)闡明問題了。多半是畫虎不成反類犬,丟了自己的特點弄得不倫不類。就像現(xiàn)在的英格蘭足球。幾年前,英式足球打法受到了限制,足球鼻祖也只能放下架子向國際名帥求救,這才有了埃里克松和卡佩羅兩名高薪主帥。但這兩人都沒有把英格蘭隊練出英國味來,反而成了“四不像”。英國媒體鞭撻之一就是他倆沒讓英格蘭足球的特點打出來,球隊失去了作風,既不是英格蘭作風,也不是意大利作風,攻不是攻,守不是守。但這也并不全怪卡佩羅。過度商業(yè)化讓英超聯(lián)賽早就失去了對固有作風的保持,無論是曼聯(lián)、利物浦還是阿森納,都在走國際化的道路,打法也在更大路化的趨勢下走向多樣,卡佩羅的國家隊要想打出英格蘭的風味談何容易。
西班牙就不同。西班牙聯(lián)賽各隊作風不同,不能全以我們認為的西班牙作風論之。所以,我們的提法就有點怪,“學西班牙足球”到底要學什么?因為巴薩跟皇馬就不是一種作風,瓦倫西亞與塞維利亞又有所不同,赫塔菲和畢爾巴鄂的打法更是大相徑庭,所以,我們說的學習還是巴薩,而不是畢爾巴鄂,但你不能說畢爾巴鄂不是西班牙足球。
巴薩支撐著國家隊,巴薩的青少年系統(tǒng)和訓練理念支撐著成年隊,這才是基本。有什么樣的青少年就有什么樣的成年隊,有什么樣的成年隊才會有什么樣的國家隊,至少得有一兩家俱樂部作支撐。在中國,國家隊是以哪家俱樂部為支撐?在中超,俱樂部都忽東忽西,忽左忽右,一會找英國,一會找德國人,更多的是東歐人,作風一會長傳沖吊,一會穩(wěn)守回擊,基本沒有固定的作風。青少年訓練更缺乏統(tǒng)一的理論支撐,永遠是身材第一位,大部分強隊的主力地位都被外援盤踞。更重要的是,我們沒有一家俱樂部是學西班牙和巴薩的,“國字號”怎么偏偏要學西班牙?
這就很容易懂得為什么國足越打越不像西班牙。球員在俱樂部都是練大腳解圍,在國家隊卻要打把持球,這不是南轅北轍嗎?另外,西班牙隊無論跟任何球隊打比賽,都始終處于安排球的地位,而且始終主動進攻,控球區(qū)域都在中前場,而且每名球員都要為此付出每場平均近萬米的跑動距離,包含邊后衛(wèi)。這一點中國隊無論如何是做不到的。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