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你近年拍攝的作品從題材、類型到作風都被冠以“轉型”的說法,現(xiàn)在為什么又回到最初的都市愛情題材?
張楊:都市愛情電影才是我自己特別偏愛的,也是我最擅長的,“麻辣燙”其實只是個開端,之后我有很多關于城市題材的拍攝打算。但是像《昨天》《向日葵》這兩部作品,是我生命中必需要拍的電影!稛o人駕駛》看似回歸,其實這類題材在我的骨子里就從未遠離。
新京報:不過三年前的《落葉歸根》還是很特別,當時打出了張楊轉型拍商業(yè)電影的旗幟,但是在票房上并不成功。
張楊:《落葉歸根》屬于走偏了的一次。我的其他電影跟我自身的關聯(lián)性都非常強,只有《落葉歸根》跟我的生活完整沒有關系,是在寫一個旁人的故事。不過我并不感到這是部商業(yè)電影,我的電影永遠不會是純商業(yè)的,只是有個商業(yè)的外包裝,骨子里還是在探討藝術的話題。
新京報:永遠不會拍純商業(yè)電影?
張楊:對。我不盼望去做這種轉變,還是會保持我自己的,起碼我最愛好的現(xiàn)代城市的題材,基礎上也是我今后選擇的方向。
新京報:一般來說擅長拍愛情片的導演往往生活中的愛情都是不幸的,悲觀的,你的愛情態(tài)度是比較悲觀的嗎?
張楊:我對愛情不悲觀,我對婚姻悲觀。(所以你不結婚?)不結婚。我是一個愛好自由的人,我感到婚姻最大的問題是沒有自由。不在于說婚姻本身到底怎么著,是說你這個人沒有自由,對我來說二者取一,我就會取那個自由的。(是因為不想承擔義務吧?)對,義務的前提就是你要失去自由的很多東西。尤其中國人又用很多道德來斷定你所有的東西,讓你不可能為所欲為。當你沒有一個束縛的時候,你的狀態(tài)、心態(tài)都是放松的、開放的,很自然,可以不斷的渴望愛情。但是一旦你在婚姻的狀態(tài)里就變成了一種跟道德有關系的事。
新京報:那霍盺(張楊多年合作的編。┮舱J同嗎?
張楊:我們就是特別好的親人一樣的朋友。
本版采寫/本報記者 孫琳琳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