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中國導演為獎項也付出了不少代價。比如田壯壯、姜文分別因《藍風箏》和《鬼子來了》“違規(guī)參賽”而遭到當局“封禁”多年。但如果這些電影事先經過審批,電影節(jié)就會對其能否入圍產生懷疑——“可以說中國導演面臨雙重壓力,既要對內也要對外!
中國電影在海外的票房在逐漸較少,表現(xiàn)還不如屬于次文化的游戲
數據來源:人民網,2013年2月25日
國產電影海外推手蔣燕鳴:
中國電影處在一個很浮躁的時期,一些制片人在海外狂忽悠
中國電影要和海外接軌?在資深發(fā)行人蔣燕鳴看來,很難!蔣燕鳴是“北美華獅電影發(fā)行公司”總裁,幾年前,他感覺到,在北美上映的華語片好像比《臥虎藏龍》、《英雄》時期少了很多,想看而沒得看。于是決定試水華語片海外發(fā)行,組建華獅公司。結果發(fā)現(xiàn),“這是一個大坑,很難做,兩年內賠了400萬美金。”幸運的是,在2011年10月,華誼和博納同時參股華獅,公司才幸免破產消失。截至目前,華獅已經把30多部國產片推向國外,在北美、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多個國家開拓市場,主要針對海外華人觀眾,公司業(yè)績也開始上漲。
對于當下中國電影,蔣燕鳴的感受是,“處在一個很浮躁的時期,誰都想投資電影賺錢,但這些電影人是否想著把民族的東西拍好,我持懷疑態(tài)度。一些人在微博自稱知名導演、知名制片人,但是你去查他的作品,沒人知道。有這種心態(tài),怎么進步?”蔣燕鳴還透露,現(xiàn)在很多小公司和獨立制片人去到國外,狂忽悠,給人家承諾都能辦到,但實際上什么都做不成,這對中國人的信譽是很大的傷害!拔覀兌荚谡剣a電影走出去,但實際上中國制片方在拍片前很少考慮到世界發(fā)行。之前有個導演讓我把他的片子拿到美國去,剩一個月就要放了,人家說音樂版權有問題,不能走出亞洲。我建議把歌曲刪掉。離放映還有一周了,一看,沒有英文字幕。”以上所反應的就是現(xiàn)狀。
中國一直強調文化輸出,但實際上,中華文化在國際上的影響力還不及澳大利亞
數據來源:《文化軟實力研究藍皮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
附:嘉賓語錄
十年前,中國的銀幕數不到1000塊,去年超過15000塊,到今年底,銀幕數可能達到18000塊。美國3億人口,4萬塊銀幕,中國有7億城鎮(zhèn)人口,相比之下,還有很大增長空間!獧鑷
《英雄》導演張藝謀將為華納拍西片《卡西莫多》,目前正在商議中。該片取材于雨果的《鐘樓怪人》,2011年由喬什·布洛林提議發(fā)起。張藝謀希望繼吳宇森和李安之后成功執(zhí)導英文影片!標嫉
有些外國人對中國有誤解,他們對中國的印象還停留在很多年前。于是我一生氣,就把《小時代》拿出去了(結果北美僅賣出$23,462)!Y燕鳴
北美華獅電影發(fā)行公司總裁蔣燕鳴,面向海外發(fā)行了30多部國產電影
(編輯:哈麥)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