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泰國之后這是第2次出國了,這次的標準比較高,走得比較遠,直接跳過了臺灣、日本等地。不過也不要緊,臺灣、日本總是要去的,總有機會的。至于這次旅游的心態(tài),前半段還不錯,后半段開始糟糕。唉,個人覺得旅游對于心態(tài)來說很重要,甚至比要去的地方還重要(也許很多人沒法體會到這個)。
關于這次游記,我想這樣:不按天數(shù)、行程、交通工具等記錄,按我相機所拍的照片的順序,有感想的地方就寫感想,其實當時還挺多感想的。
這次去澳洲是跟團,新加坡轉機,從廣州到新加坡3個小時多,從新加坡到悉尼8個小時多,中途在新加坡機場還逗留3個小時,還是晚上的飛機,所以是非常~累的。旅游就是一件折騰的事,但比起蘭蘭的24小時從意大利到家之旅又是相對好一點的。這次成團18人,另外有一對夫妻、一對母女、3口之家、4口之家(生了2個孩子)、5口之家(帶老人),加上我跟大寶。
從悉尼Sydney入境,見到美國跟英國專用的電子護照通道,感覺好高級,自助型的。入境之后機場也見到有放一匹吉祥馬在那,有些中國過年的吉祥語。其實還是挺多中國人在這個時候來旅游的,而且澳洲也挺多中國人移民過來的。
澳幣跟人民幣匯率大概是5.5:1,這次旅游我跟大寶2個人一共換了1500澳刀,帶了200美刀(沒用上)。到了機場我花15澳刀辦了張optus-sim卡,含6天的澳洲國內電話跟500M的3G流量(在中國沒用過3G,但是在澳洲信號不錯,速度也很快)。到了國外,終于有機會用到易信的免費國際電話跟免費短信功能了,但實際的通話質量有延遲,不過無所謂,誰讓他打網(wǎng)絡電話免費呢。
出去機場首先見到就是國外很常見的地上車庫,其實機場配套有車庫跟停車場也很合理吧。那個廣州白云機場貌似就沒有配套這個,反正就是不讓你長期停。其實送人或者出租車在大廳門口停一下就走也有道理,但是也存在那種停車后要幫忙進機場大廳送行李或者需要停車進去大廳接飛機的。只能說建筑師自覺忽略了這種情況,也許跟中國當?shù)匾?guī)劃局的條文政策也有關系。
高速公路的隔音墻,挺有意思的,而且澳洲的隔音墻挺高的,目測2.5米高以上。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