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讓盛宴變“剩宴”
婚禮,原本是一件充滿了神圣、幸福和快樂的事情,可隨著《給婚宴挑挑刺》這一系列報道采訪的不斷深入,我們卻更多地感受到了無奈。在攀比之風(fēng)、鋪張之風(fēng)、人情之風(fēng)的多重作用下,迎親車隊越開越豪華、婚宴花銷越來越龐大,可婚禮的幸福指數(shù)卻并沒有隨之增長,反而平添了更多的心煩,乃至心酸。
小兩口為拿不拿出一個月的工資來租豪車當(dāng)禮賓車而吵到要分手;新人的家長則為請不請這個朋友,還不還那個人情而費盡腦筋。程式化的復(fù)雜婚禮流程,讓新人苦不堪言,不是在分享幸福,更像是演戲、作秀;眾多趕場還人情的“陌生”賓客圍桌尷尬而坐,宴未半而人已散,空留滿桌佳肴白白浪費……而大宴過后,“這些剩下的菜比我們家過年時吃的飯還好! ”在酒店勤工儉學(xué)的小王收拾婚宴殘局,將整條清蒸魚倒進泔水桶時說的這句話,更是深深地刺痛著我們的心。
在中央出臺“八項規(guī)定”,全國上下反對講排場比闊氣,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jié)約優(yōu)秀傳統(tǒng)的大背景下,在高檔消費都在降溫之時,盡管辦婚宴是私事,花的不是公家錢,但我們是否還有必要為其付出如此沉重的代價,值得深思。
玩微信發(fā)微博,進入“微時代”了,不妨來個個性的“微婚禮”;相約婚宴不超過20桌,不妨來個平實的“小眾”婚禮;飯菜適量不過度消費,不妨來個“光盤”的婚禮……暮然回首,你會發(fā)現(xiàn),原來婚禮還可以這樣辦。讓一切回歸真實,或許我們會收獲更多的幸福與感動。(記者 田璐 趙黎 王婷)
延伸閱讀:新郎婚宴期間出軌 新娘當(dāng)天申請離婚遭拒絕(圖)八年戀愛不如短信情人 準(zhǔn)夫妻取消婚宴后離婚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