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月十五這樣一個合家團聚的日子里,這些被棄的幼兒卻再也感覺不到父母懷抱的溫暖,他 們又將度過一個怎么樣的中秋節(jié)?經本報記者聯(lián)系治愈的先心病兒童又是否已恢復健康?雖然記者多次溝通,兒童福利院卻不做任何回應,亦無人透露孩子們得到了怎樣的照顧。
因為棄嬰數(shù)超過了兒童福利院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承受極限,6月11日,濟南市民政局曾聯(lián)合濟南市兒童福利院召開新聞發(fā)布會,稱自6月11日起嬰兒安全島夜間關閉,實行限制開放時間、限制戶籍和年齡的“三限一登記”政策。一夜間,曾向棄嬰敞開懷抱的安全島大門緊鎖。此后,兒童福利院方面也對嬰兒安全島的所有動態(tài)一概閉口不談,當初承諾的每周或每十天發(fā)布一次的新聞發(fā)布會也從未兌現(xiàn)。面對記者的追問,濟南市民政部門和濟南市兒童福利院只剩一句“不方便說”。
探訪 安全島已鮮有棄嬰家長至
自去年5月民政部下發(fā)在山東開展嬰兒安全島試點工作的通知后,濟南民政局就已著手籌備相關工作。8月30日,濟南市在召開全市民政工作年中分析會,總結2014上半年工作時,民政局局長趙玉海說,雖然提前做了大量準備工作,但“實際困難比想象的更大”.
“最多的時候一晚上要出動十余車次往醫(yī)院送孩子,每人平均要看護二十幾名兒童。”在匯報工作時,濟南市兒童福利院院長徐子健表示,面對試點初期棄嬰數(shù)量持續(xù)增長的巨大壓力,民政局從局屬各單位抽調了6名工作人員充實值班,棄嬰驟增給院里的醫(yī)療、護理、康復、教育等各個戰(zhàn)線帶去了巨大的壓力。“加上福利院原有孤殘兒童,兒童福利院內的孤殘兒童已達到600多名。”
但昨日記者在下午蹲點多時,未曾看到有一輛車在嬰兒安全島前停留,甚至無人從門前經過。據(jù)知情人士透露,“新政”實行一個月后,仍然有棄嬰被送進兒童福利院中,“差不多兩三天一個”,但最近已基本歸于平靜。從最初的“一天二十多個,十天破百”到如今的鮮有人至,濟南嬰兒安全島已近似關停。
“濟南市自開展嬰兒安全島試點以來,已連續(xù)正常運作近3個月。既然試點,就不應該輕易放棄,要不斷嘗試,在摸索中積累經驗。”在近日的年中分析會上,濟南市民政局局長趙玉海的這番話,無疑給嬰兒安全島提供了信心和勇氣。
觀察 背離初衷的兩個極端
嬰兒安全島設立的初衷本是出于對生命的尊重,讓那些沒有養(yǎng)育能力的父母給孩子一個安全的去處,它是為了改善棄嬰被遺棄后的生存環(huán)境,提高棄嬰存活率,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體現(xiàn)。
然而面對設立后棄嬰數(shù)量的劇增,甚至惡意遺棄等現(xiàn)象,濟南市民政部門認為,這與部分不負責任的父母,違背道德,無視法律,為推卸撫養(yǎng)責任有很大關系。“‘嬰兒安全島’是保護嬰兒的避風港,不是擺脫‘包袱’的放縱地,棄嬰違法,切勿一時沖動拋棄自己的親生骨肉。”相關負責人曾這樣說。
雖然從沒公布說要關閉,但摘牌、設護欄、“三限一登記”之后,濟南市的嬰兒安全島實際上已經“明開實關”.如果因為限制條件的不斷增加,而發(fā)生“島外遺棄”,如果孩子沒能被及早發(fā)現(xiàn)或者被發(fā)現(xiàn)后又受到二次傷害,安全島無疑又將背離“保護生命”的初衷,走向另一個極端。
“濟南市兒童福利院自建成至今已三年,對于一個年輕的新院來說,發(fā)展是當前最迫切的需要。”濟南市兒童福利院院長徐子健的這番話中也許包含著更多意義。在平靜了兩個多月后,濟南兒童安全島是否會有新的調整?民政部門承諾“不應該輕易放棄”,在平靜地度過第100天后,濟南市兒童安全島又將何去何從?是否還能再回歸初衷?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