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為愛擇業(yè)
劉惠家住在市中區(qū)唐口鎮(zhèn)劉集村。她從小就知道感恩,哪怕是別人對她一個小小的幫扶和善意的微笑,她都銘記在心。正因如此,她特別富有愛心,樂于助人。
前些年,社會上一直傳唱著《愛的奉獻》這首歌。其中“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的歌詞,一直是劉惠成長過程中的滋補劑和催化劑。特別是《祝你平安》這首唱響大江南北的流行歌曲,更是成為劉惠選擇從事聾兒康復事業(yè)、奉獻愛心的主要原因。電視屏幕上,著名歌手孫悅打著手語和聾啞兒童們交流;紅旗下,孩子們渴望表達的眼神,模仿說話的口型,伴著歌聲深深地印在劉惠心中。每當聽到這優(yōu)美的旋律,看到這感人的畫面,她的心都被一次次撥動。因為劉惠知道,聾啞兒童大多是來自農村的獨生子女,大多是迫于無錢醫(yī)治而耽擱了病情。一人聾啞,全家人痛苦,也給社會帶來了很大的負擔。充滿愛心的劉惠,決心要以自已的實際行動,讓“啞巴說話,鐵樹開花”。于是,劉惠在18歲那年毫不猶豫地報考了泰山醫(yī)學院聾兒語訓專業(yè)。在校期間,她刻苦地學習口語、手語及一些應知應會的專業(yè)知識,學習成績在班里一直是名列前茅。2005年2月,劉惠在山東省聾兒康復中心實習時,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太太領著聾啞孫女向她哭訴:家在農村,生活貧困,沒錢醫(yī)治,央求劉惠救救她可憐的孫女。劉惠被震撼了,不知所措,只能含淚勸慰一番。自此,劉惠便下定決心,畢業(yè)后回老家農村創(chuàng)辦一所聾兒康復中心,讓生活在無聲世界的孩子們也能開口說話。臨畢業(yè)時,她放棄了學院推薦到上海工作的機會,毅然回到了濟寧市農村老家。面對老師的反復勸說和家人的極力反對,劉惠仍然堅持想把自己5年來所學的業(yè)務和掌握的技術奉獻給鄉(xiāng)下的聾啞兒童;剜l(xiāng)后,劉惠舍去農村女孩原有的羞澀,求親告友,四處奔波。不到半年時間,劉惠籌措資金6萬多元,在離本村不遠的市中區(qū)唐口鎮(zhèn)駐地租賃了幾間房子,購置了簡單的語訓設備、教材及桌凳等用具,于2005年9月9日掛出了“惠澤聾兒康復中心”的牌子。

時任市長張振川視察聾兒康復中心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