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以來,大盤震蕩上行,但是周期類板塊輪動頻繁,很多投資人感嘆追熱點太累。北京和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澤剛認為,是時候關注一下中小板了。在中小板估值糾正后,部分盈利增速突出的個股將走出獨立行情。
估值向歷史均值回歸
中國證券報:近期周期類股票的上漲有什么驅動因素?
李澤剛:近期周期類股票的上漲是對前期市場結構的一種修正。經過2010年的單邊上漲,以電子和醫(yī)藥等公司為代表的中小板和創(chuàng)業(yè)板股票估值達到歷史高位,并在高位鈍化。這樣的高估值,對于一些業(yè)績增速可能達不到預期的公司是風險,在今年流動性偏緊的背景下,上升空間有限,必然遭到資金拋棄。2011年1月,市場果然出現(xiàn)了為期一個月的調整。而在中小市值股票的估值糾正過程中,去年被低估的周期類股票就迎來投資機會。
中國證券報:今年會不會與2010年走出完全相反的行情,即周期類股票上漲,而中小市值股票下跌?
李澤剛:并不是說中小市值股票在今年沒有機會,實際上中小板指數(shù)從年末的6828點下跌到5845點出現(xiàn)千點級別調整后企穩(wěn)回升,2010年整個中小板長達一年的牛市是對此的糾正,此后部分盈利增速突出的個股將走出獨立行情。
中國證券報:目前市場情緒似乎比較樂觀,在加息和房產調控新“國八條”等政策出臺后,有利空出盡的感覺。你覺得阻礙大盤進一步上行的因素是什么?
李澤剛:是流動性問題。從資金面來講,一季度的信貸增速雖然很高,但是政府控制通脹和房價的決心很堅定,市場將持續(xù)在緊縮預期中震蕩不定。從股票供應來講,新股發(fā)行的速度一直沒有慢下來,存量資金的不斷分流將使得整個中小市值股票逐步向歷史均值回歸,例如食品飲料平均20倍市盈率,醫(yī)藥平均25倍市盈率。
大宗商品蘊藏投資機會
中國證券報:近期期貨市場價格變化對股票市場的影響比較明顯,你認為這種趨勢會否持續(xù)?
李澤剛:近期發(fā)生的一系列地緣政治事件,比如埃及、突尼斯的騷亂,影響到大宗商品價格,這可能推升全球通脹水平。
從國內來看,大宗商品方面,滬銅在本周繼續(xù)上攻,每噸突破77000元。我們認為大宗商品價格在高位,波動性正在加劇,隨時有可能因為一些突發(fā)事件出現(xiàn)中級別調整,但調整后的趨勢依然不改。對于大宗商品類的股票如江西銅業(yè)、西山煤電等,我們認為,在股價調整階段吸納仍有可能在2011年內取得可觀收益。畢竟從歷史規(guī)律來看,用印鈔和政府赤字方式挽救泡沫必然帶來中長期通脹。
中國證券報:你今年比較看好的板塊有哪些?如果踏空的投資人現(xiàn)在想入場,你有什么建議。
李澤剛:我們認為2011年A股市場走勢仍將以2700點起步,走出震蕩向上的小牛市。通脹、經濟政策和企業(yè)盈利將是影響今年市場節(jié)奏的主要因素。我們看好出口和大宗商品、保險、高端機械制造、通信傳媒及部分消費醫(yī)藥類股票今年的表現(xiàn)。
消費和醫(yī)藥類個股,在年初受到國家宏觀調控,限制食品藥品價格等消息面的影響下,目前估值已經趨近于歷史平均估值水平。對于增速較快的細分子行業(yè),如生物制藥、轉基因農業(yè)、葡萄酒、乳業(yè)等可選消費行業(yè),我們認為逢低吸納的機會正在來臨。隨著未來公司業(yè)績的逐步釋放,估值將顯得更有吸引力。
李澤剛:復旦大學財務管理碩士,10年證券從業(yè)經歷。2005至2009年其所管理的公募產品4年投資收益168%。2009年下半年成立的和聚1期在2010年取得39.51%的絕對收益,入圍2010年陽光私募收益率前十名。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