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藝人葛香亭公祭昨天上午在市立第二殯儀館舉辦,由北市議員代表籠罩國民黨黨旗。
資深藝人葛香亭昨天公祭,總統(tǒng)馬英九、行政院長吳敦義等政壇要人與柯俊雄、常楓、王瑞、豬哥亮、周游、余天等演藝圈人士都到場表達悼念。和葛香亭任務上密切協(xié)作又私交甚篤的導演李行認為,葛香亭對演藝同仁貢獻良多,所享身后哀榮在臺灣電影人中既是空前,也可能絕后。
葛香亭公祭會場安排素雅,除了陳行三張他在“養(yǎng)鴨人家”、“秋決”劇照與晚年時的留影外,僅懸掛著馬英九總統(tǒng)致贈的“藝壇貽徽”挽聯(lián),馬總統(tǒng)另頒發(fā)褒揚令,表揚葛香亭在演藝事業(yè)上的成績。昨日到場的藝人還包含方芳、侯麗芳、李麗鳳、劉秀文、張復健等,臺中市長胡志強夫人邵曉鈴亦前往致意,張冰玉更在需要人攙扶情況下來送老友一程,令人十分激動。電影導演除李行外,朱延平與侯孝賢也出席,王童參與會場設計,演藝圈聯(lián)手要給曾經付出許多的葛香亭一次隆重的道別。
導演侯孝賢(左起)、朱延平、李行及王童等人昨天上午參加資深藝人葛香亭公祭。
李行回想與葛香亭的情義,坦言彼此像是兄弟,又表現(xiàn)自己雖年輕13歲,卻是“沒大沒小”,常叫他“葛老頭”。李行初次結識葛香亭,還只是大學生,和葛一起演反共舞臺劇“尾巴的悲哀”,那時他是先輩卻很照顧新進演員。葛初隨著部隊來臺灣,愛演戲但生活很苦,只好兼作化裝多一分收入,李行當導演后,拍“養(yǎng)鴨人家”時要他此后專心演戲,還被他抱怨財路被擋,不過“養(yǎng)鴨人家”讓他登上金馬影帝寶座,此后戲約暴增,經濟狀態(tài)優(yōu)化不少,不需要再兼任化裝。
在李行眼中,葛香亭是最合適演性格頑強、父親形象鮮明的角色,每當片中有此類人物,李行都先找他扮演,曾經讓也協(xié)作不少的曹健、崔福生不太服氣,認為自己也能勝任。李行流露葛香亭生前生活儉樸,最大愛好就是洗上海浴,女兒幾年前帶著他和妻子搬家到花蓮養(yǎng)老,他沒轍兒安心洗澡、住不習慣,又搬回臺北,但近年來舉動不便又不愿勞煩家人,連這愛好也斷了。他的家人已安排好將他樹葬在法鼓山。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