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張僑勇
時光網(wǎng)訊 曾經(jīng)獲得第49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的《千錘百煉》r日前在盧米埃北京芳草地影城舉行了點映場與主創(chuàng)見面會,導演張僑勇攜制片人韓軼、主角齊漠祥等主創(chuàng)齊聚影城。在觀影結(jié)束后的導演沙龍中,張僑勇接受了時光網(wǎng)的專訪,解讀這部影片。
“草根拳王”的真實故事
導演張僑勇是加拿大華人,2008年他就憑《沿江而上》拿過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大獎。影片的主人公齊漠祥是地道的四川人,曾拿過全國錦標賽亞軍,是當?shù)芈劽谶兊牟莞酢K麨榱俗尭嗟暮⒆幼叱龃笊,在退役后開始從事拳擊教育,成為了四川會理縣第二中學的一名義務拳擊教練。
齊漠然在沒有報酬的情況下,憑著自己樸實的情感與一份信念,讓更多的孩子接觸拳擊運動,改變他們的命運。在觀影結(jié)束后,觀眾給予了到場的主人公熱烈的掌聲表示敬意。據(jù)悉,《千錘百煉》由盧米埃影業(yè)與“后窗放映”聯(lián)合發(fā)行,將于12月20日全國上映,映后導演沙龍由真實影像基金舉辦邀請。
導演快問快答
問:為什么選擇在中國拍攝一個拳擊運動的紀錄片?
我覺得拳擊運動是一個個人主義濃厚的運動,把拳擊運動中的隱喻放在中國文化中的集體主義的背景中或許有不一樣的意義。
問:為什么選擇齊漠祥?
張僑勇:我先是萌生了拍攝一個有關(guān)拳擊運動的紀錄片,然后我就開始搜集資料。當我看到齊漠祥的資料后,我覺得他的故事很典型。他與美國很多的拳王一樣,出身草根,而且他的確帶出了不少冠軍。對于拍攝一部紀錄片來說,是個好的開始。
問:拍攝時候的過程是怎么樣的?
張僑勇:我們拍攝了200多個小時的素材,前后花了2年半的時間拍攝。我們每天問他(齊漠祥)明天要干什么,我們就跟著他們的活動跟拍。每天拍攝結(jié)束后,我要寫郵件匯報今天的拍攝成果,還會講講自己希望的情況是什么樣的。
問:既然談到了希望,拍攝過程中什么讓你失望呢?
張僑勇:失望的地方很多。其實最失望的當然是齊漠然最后輸?shù)袅四菆霰荣,我們都是哭著拍完那一場的。和他朝夕相處了那么長時間,我和他就像兄弟一樣,大家都希望他贏。也許這就是命運吧。
問:你最想傳達給觀眾的是什么信息呢?
張僑勇:我希望每個觀眾都可以看到不一樣的內(nèi)涵。對我來說,我傳達的一個信息是對成功的不同定義。你看到齊漠祥輸?shù)袅吮荣悾沁@不意味著他失敗了。他重新站起來,回到學校繼續(xù)教學生,這也是一種成功。
導演希望通過影片讓更多人知道齊漠祥的故事
問:你覺得齊漠祥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
張僑勇:我覺得他就是一個英雄。他做這些,完全是沒有報酬的,他完全的無私。而且他與他的孩子們之間的感情遠遠超過教練與學生之間的普通感情,他教他們做人,讓他們追求夢想。我特別喜歡片子里有場戲,他在女學員的宿舍里睡著了,觀眾可以看出來他們之間的感情有多深厚。
問:影片為什么用了大量的特寫鏡頭呢?
張僑勇:這是我在現(xiàn)場拍攝的時候發(fā)現(xiàn)的,我覺得特寫鏡頭可以更好的傳達拳擊運動的力量,他們的汗水、肌肉、呼吸,這些都很有沖擊力。也能帶給觀眾更強的情感觸動。
問:影片用了故事片的敘事手法,在這一點上你是否有所借鑒呢? 張僑勇:我在學生時代學的是故事片,但是我一直都在拍紀錄片。拍攝《籃球夢》的導演史蒂夫·詹姆斯是我很好的朋友,在拍攝前我有和他交流過一些經(jīng)驗。我避免用對白和旁白推進故事,而是跟著人物自身的命運變化推進劇情。
問:為什么一直拍攝紀錄片,接下來的計劃是什么呢?
張僑勇:對我來說,我更喜歡那種未知的感覺。紀錄片不需要劇本,你完全不知道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一切都是新的。而且對我來說,拍攝紀錄片在經(jīng)濟原因上也更可行。不過,我下一部電影會是一部故事片,現(xiàn)在已經(jīng)在寫劇本了。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