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一直以來是我們關注的主題,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fā)展,云計算的提出使得云安全成為了熱點話題。面對云計算給互聯網帶來的優(yōu)勢和挑戰(zhàn),各大用戶、專家、廠商在云計算的問題上爭論不已。但不管如何爭論,不能否認的是,我們確實已經步入了云時代,互聯網信息安全通過云計算注定開啟新的篇章。
由工業(yè)和信息化部信息安全協調司指導,計算機世界傳媒集團主辦,計算機世界報社承辦的2010中國信息安全年會暨第8屆中國CSO俱樂部大會在北京香格里拉飯店隆重舉行。此次大會的主題為“云時代的信息安全”,到場的信息安全專家、行業(yè)用戶、安全廠商紛紛就這個大熱的話題發(fā)表意見。安全廠商代表——東軟網絡安全營銷中心副總經理曹鵬以“云計算加速安全行業(yè)內部技術整合”為題發(fā)表觀點,闡述了“云”帶給信息安全行業(yè)的機遇與挑戰(zhàn)。
東軟曹鵬認為,從WEB2.0時代開始,大量的應用已經步入了云時代。一些為公眾服務的系統已經都進入了云計算行列,我們早已開始享受云帶來的清涼和舒適。但是,云時代的安全隱患卻一直沒有得到使用者的充分重視,而保密性與可用性正是目前云計算難以得到廣泛認可和應用的主要障礙。
曹鵬還提到,今天的破壞者已經形成了產業(yè)聯盟和一定規(guī)模的地下經濟,但信息安全領域中的各個優(yōu)秀廠商卻依然還在各自擅長的技術領域各自為營。信息安全是攻防對抗發(fā)展的特殊產業(yè),在攻與防的博弈中始終是此消彼長的。今天的黑客入侵可以融合漏洞、惡意代碼、偽造信息等眾多攻擊手段,而現實中采取單純的不同廠家的眾多設備串糖葫蘆式的安全防護部署模式顯然已不能適應當下的信息安全保障需求,更不用說該模式下帶來的能源耗損、效率低下、管理繁瑣、單點故障增多等弊端。
暫且不談這些問題,再來看看安全行業(yè)的技術積累現狀。不同廠商有著各自擅長的技術領域,而這些防御技術領域相對門檻較高,廠商之間除非進行并購或者以OEM的方式,否則短時間內很難進行技術跨界。此時云計算模式的出現為安全產業(yè)建立整合的技術基礎提供了很好的契機,將促使信息安全產業(yè)快速進入聯合結盟時代。以網關安全設備為例,如果將其進行技術拆分,一部分為網絡隔離控制轉發(fā)功能,一部分則是細粒度的應用識別控制功能,而細粒度的應用識別今天已經具備了升格為云端計算的現實條件。作為信息安全一線廠商,東軟認為云為其帶來的更多的是對未來設計思路的轉變。云讓人們看到,是時候跳出以往單純的軟硬件實體的采購思路;貧w本質,信息安全是一種服務和能力,如今的信息安全建設者更多地關注安全防護的效果本身。
有對現狀的評點和對未來的展望,自然也離不開對過去的總結。通過搜集整理《計算機世界》讀者意見及對多位業(yè)內專家和行業(yè)用戶的深入走訪與調研,本屆大會主辦方評選出了一批優(yōu)秀的信息安全產品和信息安全品牌。東軟NetEye在本次會議中贏得2010年度值得CSO信賴的信息安全產品和信息安全服務品牌兩項殊榮。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