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探索8月11日報道 據《連線》雜志報道,一項針對柯伊伯帶的最新調查發(fā)現了三顆類似冥王星的星體,這些星體有可能屬于矮行星?乱敛畮俏挥诤M跣擒壍乐獾奶栂灯h區(qū)域,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約為30至55個天文單位(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為1個天文單位)。與冰冷的小行星帶一樣,柯伊伯帶中充滿了冰封物體以及凍結的甲烷和氨氣。
來自華盛頓卡內基研究所的斯科特·謝潑德以及其他天文學家,利用位于智利拉斯坎帕納斯天文臺1.3米的華沙望遠鏡在柯伊伯帶先前被忽略的區(qū)域搜尋新天體,這些區(qū)域包括南部天空和銀道面。謝潑德的研究小組一共發(fā)現了14顆較為奇特的天體,其中的11顆由于過于微小而被排除在行星行列之外,這些天體很可能只是體積較大的冰或巖石。但其他三顆天體的直徑似乎超出了400公里,如此之大的體積意味著這些天體可以在強大自身引力的作用下形成球體,因此,這三顆天體可以被列入矮行星的候選名單。
矮行星的分類概念于2006年正式被提出。當時,天文學家已經發(fā)現了至少有三顆與冥王星差不多大的新天體(夸歐爾、賽德娜和鬩神星),因此國際天文聯合會必須找出一種對行星進行正確分類的新方法。經過討論之后,天文學家們制定了這樣的分類規(guī)則:只有圍繞太陽旋轉,質量大到自身引力能夠克服固體應力使其達到流體靜力學平衡的形狀,而且具備清理軌道周邊能力的太陽系天體才能被稱之為行星。在這樣的規(guī)則限定下,冥王星被踢出了行星行列,轉而被劃入矮行星之中。太陽系中已經得到確認的矮行星有五顆,它們分別是冥王星、谷神星、妊神星、鳥神星和鬩神星。
NASA對于近距離研究這些矮行星非常感興趣,目前已有兩艘航天器在向著柯伊伯帶進發(fā),其中的新視野號太空船正在朝著冥王星飛行,預計將于2015年7月飛臨該天體,屆時它將會對冥王星及其衛(wèi)星展開研究。而另一艘探測器黎明號已經抵達灶神星,在完成為期一年的研究任務之后它將會朝著谷神星進發(fā)。(來源:連線 譯/易言,譯言供網易探索獨家稿件,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本文來源:網易探索)責任編輯:NN050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