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電部門工作人員在遷改火炬路上的一條線路。
29日,記者從火炬路南段看到,山東濟寧供電公司的工作人員正對一條10千伏的線路進行改接,為9月中旬的電纜入地工程做前期準備。市中供電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城區(qū)三條主干道改造中,共23條線路需遷改到地下,目前土建工程已近尾聲,在遷改的過程中將盡量保證居民的正常用電。
在太白樓路、運河路升級改造中,共涉及17條電纜線路遷改入地。“太白樓路將加寬到40米,沿線所有線路包括高、低壓電纜全部入地。”市中供電部主任張存明告訴記者,由于改造路段兩側地形復雜,下戶線眾多,道路北部樹木幾乎全在高壓走廊下,給供電安全帶來了極大隱患。為防止電纜入地過程中造成的損失,供電部門借鑒了去年洸河路、共青團路升級改造的教訓,今年的道路開挖前組織了專門隊伍,人工查找電纜具體走向和埋設深度,將原有地下線纜挖出并做好了警示標示,在道路改造過程中并未發(fā)生一起線路因外力受損導致的停電事故。在9月份入地工作全面開始后,供電部門將根據(jù)具體情況實施逐段遷改,以減少停電的影響。
供電部門在火炬路沿線新設了27個環(huán)網(wǎng)衛(wèi)和電纜分支箱,以連接地下線纜至用電客戶。該路段2條35千伏、4條10千伏線路需要遷改入地,總長6300米。供電部門制定的供電方案,可盡量保證沿線居民及單位的正常用電。“在電纜入地的過程中,涉及線路必須停電,但我們利用其它線路臨時供電的方式來保證客戶正常用電。”張存明說,9月份的供電負荷較低,這也為線路的臨時供電提供了便利條件,不用擔心臨時線路負荷過高造成的短路等問題。(劉守善 李軍)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