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南方的部分城市來說,今年的雨水仿佛有點多,廣東、廣西的強降雨導致其內澇,主城區(qū)被淹的場景讓人記憶深入。當這樣的場景呈現在大城市時,不少人會不約而同地想到一個城市,這就是青島。之所以會在雨水頻襲的時候想到青島,是因為它擁有令其他城市愛慕的排水系統。而這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還得益于100多年前德國人的手筆。上世紀初,德國人建造的下水道,100年后的今天仍在施展著余熱,這不禁令人稱奇。6月4日、6日,記者先后兩次走進擁有百年之久歷史的德建下水道,試著揭開它的神秘面紗。
初探德建下水道
有的處所真能開車
6月4日下午1點半,記者來到了市排水管理處。在得知記者想去探訪一下百年之前的德建下水道時,工作人員給記者簡略介紹了一下出口地位,說可以去看一看。但是,工作人員善意地提示記者,他們以前也曾進去過,但都帶著氧氣設備,如果沒有籌備進去太深的話,可能會有危險。聽了排水處工作人員的話,記者加了些警惕,在去位于棧橋東側的下水道出口前,專門買了蠟燭、塑料袋,用來照明、防水。
里面挺寬,但能開車的處所只有20米
4日下午3點半,記者來到棧橋東側的下水道出口,因為正在退潮,底本被吞沒一部分的出口全部露了出來。因為不知道下水道內是否會有積水,記者在腳上套了兩層塑料袋,籌備得差不多后,記者走進了神秘的德建下水道。
入口處非常廣闊,以前聽人說,青島的下水道里可以開汽車,這次見了才真正領會到。出口的拱形下水道又寬又高,開一輛轎車是沒有問題的,至于有人說可以開解放牌卡車,則有點艱苦。往里走了20米左右,下水道呈現了兩個分出口,都沒有主出口那么寬、那么高,分出口也基本容不下一輛車 ,即便是QQ 、小吉利。下水道可以開車的說法,對全部德建下水道而言并不成立。因為有分支,記者選擇了左側的一個出口,接著往里走。該下水道的分支高寬度大概只有 1.7米,記者在里面走只能低著頭、彎著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