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日,奧巴馬出席新聞發(fā)布會時雙目低垂。圖/人民圖片
趙美心新華社發(fā)
吳振偉圖/人民圖片
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3日承認,民主黨在中期選舉中失去國會眾議院控制權和多個州長職位,這是一場“慘敗”,“感覺糟糕”。這名民主黨人總統(tǒng)強調,選舉結果顯示選民希望民主、共和兩黨更努力尋求共識。不過,共和黨眾議院領袖博納當天誓言推翻奧巴馬政府一些關鍵政策,包括廢除醫(yī)療保險改革法案,“我們將改變航向”。
>>奧巴馬
談失利以克林頓為例
3日下午,奧巴馬在白宮召開中期選舉后首次新聞發(fā)布會。
奧巴馬神情疲憊,滿臉憂郁和嚴肅。新聞發(fā)布會歷時將近一個小時,他的語調顯得無精打采,雙目時常低垂,不見往日輕松幽默。他承認,2日晚上自己熬過“漫長一夜”,這場“慘敗”顯示美國民眾感到沮喪,要求解決國家面臨的問題。
奧巴馬說,自他上任以來,經濟復蘇已取得進展,但“顯然,太多美國人還沒有感受到這種進展,他們昨天告訴我們”這種挫折感,“身為總統(tǒng),我要為此負責”。
臺下記者問,民主黨被徹底打敗,總統(tǒng)作何感想?他露出苦笑:“感覺糟糕。”
奧巴馬說,這么多民主黨人敗選,他感到“悲傷”,應承擔責任。奧巴馬說:“許多人問我,質疑我的責任,比如,‘我是不是原本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做事,或者做更多事,這樣這些老鄉(xiāng)仍然會在這里投票支持我們’?”
不過,有記者問他是否愿意改變個人領導風格,奧巴馬沉思片刻,以“極具溝通能力”的前總統(tǒng)里根和克林頓為例,說他們當年遭遇中期選舉失利后也面臨“非常類似的提問”,那是因為經濟復蘇進展不符合國家和民眾需要。
談合作向共和黨示好
新聞發(fā)布會中,奧巴馬露出笑容的次數屈指可數。
一名記者問奧巴馬,是否愿意給共和黨眾議院領袖博納送杯“思樂冰”,奧巴馬笑著回答,“思樂冰峰會,不錯,我喜歡”,意指兩黨合作。
奧巴馬先前為民主黨助選時多次用這種美國知名飲料打比方,稱民主黨辛勤流汗、努力把經濟拖出溝里,共和黨人卻在喝“思樂冰”,忘記是他們把經濟搞糟。
奧巴馬說,選舉結果還顯示,沒有哪個政黨可以單獨決定國家走向,民主、共和兩黨必須合作,尋找共識,一起應對異常艱難的挑戰(zhàn)。他說,接下來幾周,他將與國會領袖們坐下來,討論兩黨合作。
奧巴馬說,民主黨與共和黨就一些議題,如減稅、能源政策,或許有合作空間。談及共和黨反對的清潔能源議案,他明顯作出讓步,表示“會考慮其他解決方案”。
奧巴馬挑明,他不會就一些主要政策目標作出太多妥協(xié),“我不會假裝我們有能力彌合一切分歧或者結束一切爭論。”奧巴馬稱不會卑躬屈膝接受急劇的保守轉向。
>>共和黨
眾院新議長不愿妥協(xié)
共和黨最高層人物3日沒有顯露多少愿意妥協(xié)的姿態(tài)。共和黨參議院領袖麥康奈爾說:“我們決心終止美國人已經拒絕的議程,然后調轉船頭。如果這屆政府與民眾一致,我們就合作,否則,就同他們對抗。”
共和黨眾議院領袖博納當天上午召開新聞發(fā)布會說:“美國人民想要一個權責更小、花錢更少、更負責任的政府,這一點相當明顯。我們承諾傾聽美國人民呼聲。”
博納確定取代民主黨人佩洛西,擔任新一屆國會眾議院議長。博納說,民主黨今年3月利用國會參眾兩院控制權強行迅速通過的全面醫(yī)改法案將摧毀醫(yī)療體系、讓國家破產。“這意味著我們不得不竭盡所能去廢除這項法案,然后以體現(xiàn)常識的改革取代它,去減少醫(yī)保開支。”
奧巴馬在白宮告訴媒體記者,他相信選舉結果并不意味著選民否定醫(yī)改,但他愿意與共和黨人合作,對醫(yī)改法案作出“調節(jié)”。
中期選舉后,華府出現(xiàn)民主、共和兩黨分別控制參議院、眾議院“兩院分治”以及白宮與國會“弱分立”局面。按美聯(lián)社說法,奧巴馬和博納將在華府上演對手戲。
一些民主黨高層人物過去兩年譴責博納阻攔立法,如今表示希望與博納合作。民主黨參議院領袖里德說:“我們關系一直不錯,我發(fā)現(xiàn)他是一個善于尋求共識的人。”他說,博納自選舉結束以來發(fā)表的言論聽起來就是“我熟悉的博納,一個愿意與我們合作的人”。
據新華社專電記者 胡若愚 凌朔
>>觀察
中美貿易摩擦可能會“降溫”
一些專家認為,受阿富汗戰(zhàn)略牽連,白宮會受到來自國會的壓力,不得不加大在巴基斯坦的反恐力度。
在朝鮮半島無核化問題上,路透社認為,由共和黨主唱的國會或許會進一步向朝鮮施壓。
在伊朗核計劃、中東和平進程等問題上,分析師克勞說,“奧巴馬在短期內幾乎不可能見到突破或成果”。
在中東,前以色列外交官埃廷格認為,此次中期選舉后,華盛頓將出現(xiàn)更多親以派聲音,轉變先前奧巴馬對以色列“批評聲多、褒揚聲少”的局面,使中東和平進程更難一步。
對于中國,路透社評論,由于中期選舉選出一個更加注重商業(yè)貿易的國會,由此可能會扭轉民主黨政府先前不斷尖銳化貿易摩擦的方式方法,使摩擦所生“熱量”相對“降溫”。
而在歐洲,美國與歐盟間有關金融監(jiān)管、氣候變化、外交政策等方面的分歧可能會因共和黨比重加大而更加尖銳。至于俄羅斯和美國間的核裁軍條約,可能會因美國國會風向轉變而變得難以執(zhí)行。 據新華社電
>>人物
兩名華裔議員成功連任
提起美國政府中現(xiàn)任的華裔官員,知名度最高的自然是商務部長駱家輝和能源部長朱棣文。其實在美國國會眾議院中還活躍著“華裔三杰”——來自加州的趙美心、俄勒岡州的吳振偉和夏威夷州的周永康。在本次國會中期選舉中,前兩名民主黨議員均成功連任,唯有周永康讓共和黨失去了一席。
趙美心 “巾幗議員”輕松獲勝
民主黨眾議員趙美心出生在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市,祖籍中國廣東省新會古井鎮(zhèn)。趙美心1985年開始從政,先后擔任過加州羅斯米德市嘉偉學區(qū)的教育委員、蒙特雷公園市市議員及市長、加州州議會眾議員等。去年7月,在加州第32選區(qū)補選中,民主黨候選人趙美心以61%的得票率大勝對手,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華裔女性國會議員。
趙美心優(yōu)雅美麗又充滿激情,經過一年多國會的歷練,她的政治影響力大幅提升。第32選區(qū)是民主黨的傳統(tǒng)票倉。最新計票結果顯示,趙美心在本次中期選舉中大獲全勝,以71%的支持率把共和黨競爭對手遠遠甩在后面,為民主黨保住了一席。
11月2日選舉當天,趙美心接受采訪時表示,經濟、教育和移民是華人選民們最常向她提及的三大議題,“我們必須要確保教育體系的改革能夠讓美國的教育水平在全球處于領先地位,確保移民法律更完善,政府還要創(chuàng)造更多的就業(yè)機會。這都是亞裔美國人最關心的問題。”
據統(tǒng)計,目前美國國會共有90位女議員,其中參議院17位,眾議院73位。在全部女議員中,包括趙美心在內的亞太裔女議員僅有3位,且全部是眾議員。
吳振偉 政壇常青樹擊敗企業(yè)家
民主黨眾議員吳振偉1955年出生于中國臺灣新竹,6歲時隨家人來到美國。他自1998年成為美國首位華裔國會議員后,連續(xù)6屆擔任眾議員,堪稱政壇常青樹。
最新消息顯示,吳振偉以54%對42%的比例成功擊敗強勁的競爭對手——共和黨候選人科尼爾斯,順利獲得他的第7任國會議員資格。盡管科尼爾斯并無從政經驗,但他作為一名成功的企業(yè)家,擁有企業(yè)經營管理的專業(yè)優(yōu)勢,并獲得耐克公司等財團的支持,他的參選給吳振偉帶來很大壓力。然而最終科尼爾斯還是敗給了從政資歷深厚的吳振偉。
周永康 新科議員不敵日裔議員
40歲的周永康是華裔議員中唯一的共和黨人。他所在的夏威夷州第一選區(qū)是奧巴馬的出生地。當選國會議員剛剛5個月的周永康此次輸給了日裔民主黨女議員花房若子;ǚ咳糇邮窍耐闹輩⒆h院首位女性議長,從政資歷明顯優(yōu)于周永康,而周永康此前只是檀香山的市議員。
本次選舉中不少選舉服務機構都設置了中文服務。紐約市政府的選舉網站和電話信息中心均可讓華裔選民使用中文查詢。
目前華裔人口已經占到全美人口總數的1.3%,400多萬華裔選民的人心向背也成為兩黨勢力較量中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孟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