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訊 享有“中國佛都”美譽的汶上縣對古寺寶相寺景區(qū)進行擴建,規(guī)劃建設高達108米的寶相宮。
該項目總投入3.5億元人民幣,總建筑面積4.5萬平米,核心建筑高達108米。同時,該縣立足寶相寺的千年佛塔和出土佛教文物,規(guī)劃建設占地1200多畝的中都佛苑景區(qū)。
汶上縣位于山東省西南部,古稱“中都”,自古便因孔子曾在此任“中都宰”而聞名于世,這里不僅是孔子第一次為官的地方,更是其儒家思想得以實踐的重要地點。寶相寺始建于唐朝,寺內最獨特的建筑是建于宋代的太子靈蹤塔。該寺重要文物有佛舍得,據傳為公元前400年之物,系鎮(zhèn)寺之寶。還有舍利子936粒,由趙匡胤第五代孫趙世昌從嘉王宮迎請而來。
1994年在修葺寶相寺太子靈蹤塔時,當地有關部門偶然發(fā)現(xiàn)塔宮內隱世800余年的14l件佛教圣物,有金棺、銀槨、水晶牟尼串珠、銀菩薩、七寶凈水瓶、跪拜式捧真身菩薩等國家一級文物,這批佛教文物的出土曾轟動海內外。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