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官正在訓練新生
上海海洋大學9月3日新生軍訓結(jié)束后,一名即將滿19歲的上海男生突然暈倒,送醫(yī)院后搶救無效死亡。目前學校的教學和軍訓工作正常進行,校方已成立了事件處理小組,做好家長安撫工作。(9月5日《勞動報》)
軍訓猝死,你我同悲,近年來,此般悲情屢屢上演,一些新生軍訓猝死的新聞頻見報端,令人扼腕嘆息,前腳剛走過高考獨木橋,解放了自己,后腳便踏入了深淵。此情此景,悲慟之情必然難以言喻。除卻猝死,軍訓中身體不適,或暈厥、或申請休息等概況,也讓人憂心忡忡。我們的天之驕子,到底怎么了?一個軍訓,何以讓這么多人吃不消?
對此,很多人蓋棺定論,認為乃學生身體素質(zhì)太差所致。但同時,卻又有不少醫(yī)學專家表示,美國運動員海曼、中國排球運動員朱剛等人,這些運動員身體素質(zhì)還不行么?為何也猝死了?因為猝死并非身體素質(zhì)問題,而是醫(yī)療難題。盡管有專業(yè)人士這般解釋,但是,這并不能令人完全信服。一方面,在全國3億青少年中,肥胖或營養(yǎng)不良的占15%以上。另一方面,軍訓中除卻猝死者,的確還存在其它難以承受軍訓高壓訓練的人,這又如何解釋呢?只能說,猝死或許是醫(yī)學難題,但我國青少年體質(zhì)之憂卻是板上釘釘?shù)膶嵡椤?br />
因?qū)W生難以承受軍訓之重。不少人責備學校殘酷的軍訓,而家長索賠,也主要集中在學校。是的,學校有錯,無論怎樣的軍訓,都不能讓學生的身體受到傷害,因為軍訓是鍛煉人的。但板子如果僅僅打在學校,卻又有點冤枉了。
試想,若非之前十多年的學習過程中,總是忽略體育鍛煉,總是只看重分數(shù),又何以讓青少年的身體素質(zhì)這般弱不禁風呢?大學軍訓,即便再嚴格,其強度也并非很大,更何況,很多情況下,這大學軍訓的實際強度,與要求的強度,還是打了折扣的。這一切的罪魁禍首,依舊是高考的一考定終身,使得每個學子都不愿意落后,都在拼命學習,都在忽略鍛煉。這般現(xiàn)實之下,突然一軍訓,氣溫高點,運動多點,這些青少年,又如何扛得住?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學生身體素質(zhì)堪憂,也并非一日之功,而是多年應試教育結(jié)下的惡果。
的確,當作別高考之后,學生迎來了一個相對自由的大學生活,那么通過軍訓,達到提高學生紀律性和組織性的目的,以便更好地適應大學生活。這樣的初衷沒有任何惡意,這就注定軍訓本身并無原罪,而是一個不錯的鍛煉身體的選擇,但這和學生身體素質(zhì)卻有了一定的難以協(xié)調(diào)的矛盾。那么,如今之計,必然要使這達到一個必要的平衡。
當前情況下,欲糾偏教育,即革除應試之弊端,讓學生得到鍛煉,增強身體素質(zhì),其難度可想而知。如你所知,革除應試弊端的呼聲很高,呼吁的時間也很長,卻并未見理想效果,可見應試教育難改,已成既定事實。這般境況之下,提高青少年身體素質(zhì)無異于天方夜譚。
既然改不了應試教育,那就不妨改進軍訓。一方面,可降低軍訓強度,以讓更多的學子能夠適應;另一方面,則是加強對急救常識的訓練,一旦發(fā)現(xiàn)軍訓中有人暈倒或昏厥,哪怕教官不在,也能避免不必要的悲劇發(fā)生。這二者,乃軍訓訓練方式的糾偏,雖是退而求其次之舉,卻是保持學生健康的不二法門。畢竟,無論何時何地,生命都是最重要的,任何措施的改進,都應圍繞這“轉(zhuǎn)”。
新聞背景:
上海海洋大學9月3日新生軍訓結(jié)束后,一名即將滿19歲的上海男生突然暈倒,送醫(yī)院后搶救無效死亡。無獨有偶,近日,在深圳一名學生因軍訓累導致死亡。
入秋的長春,午間仍舊驕陽似火,吉林大學南校區(qū)的操場上,大一新生們正在軍訓。對于新生軍訓,學?芍^下了一番苦功,為了應急突發(fā)狀況,教官每天都要帶著速效救心丸。
場面壯觀上千名學生一起軍訓
在今年的吉林大學南校區(qū),軍訓的學生那是相當多。由于今年朝陽、新民校區(qū)的新生遷至中心校區(qū)基礎(chǔ)園區(qū),中心校區(qū)新生增至6000余人,是合校以來人數(shù)最多的一次軍訓。
5日中午,在體育場附近就有幾個連隊的新生在合影,大家很興奮,因為趁著這個間隙,他們可以休息一會兒。來自河北的新生李同學說,他每天早晨5點就要起床,還要出去跑步。晚上8點才能回寢室,每天都十分疲憊。盡管這么累,但是李同學笑著說,“我不但沒瘦,反而胖了許多。這段時間太累了,所以吃得比較多,晚上軍訓結(jié)束了,也會吃上許多零食。”
5日13時許,熾熱的太陽照得地面發(fā)燙,剛剛合完影的幾名學生們,又開始了他們的“軍旅生涯”。
苦中作樂軍訓中不忘搞怪自拍
訓練中最苦、最累的就是站軍姿了。在炎熱的太陽下,學生按照教官的指示,挺胸抬頭、目視前方地站45分鐘。對于平時缺少訓練的學生們來說,這無疑是一種挑戰(zhàn)。
當李子涵豆大的汗珠從額頭上滾下來時,她再也堅持不住了,直接向教官請假,要求休息。看到李子涵休息了,幾名同學也有點泄氣了,結(jié)果被教官一頓批評。最終又熬過了半小時,終于等來了教官的一聲命令“休息”,整個訓練的新生們歡呼雀躍,一屁股坐在地上,盡情享受這來之不易的幾分鐘。
在一群新生當中,幾位女生發(fā)出了一陣爽朗的笑聲,記者聞聲而去,發(fā)現(xiàn)幾名女生正在玩自拍,一會兒吐舌頭,一會兒兩個人做鬼臉。一位女生說,“軍訓肯定要多拍幾張照片,算是留個紀念。”
應急措施教官帶著速效救心丸
8月31日起,吉林大學的所有校區(qū)都開始軍訓了,一共有近200名部隊教官在吉林大學的各個校區(qū)進行軍訓。由于軍訓期間天氣比較炎熱,而且軍訓的強度也是日漸增加,有一些學生中暑暈倒。不過很多學生都能克服困難,堅持帶病軍訓。
5日,在體育場上,正在陪同新生軍訓的黨委武裝部的孫老師說,為了保證學生的安全,學校召開了多次會議。下一步還打算給學生發(fā)放不同顏色的手環(huán),學生們身體有什么疾病,就可以戴著什么顏色的手環(huán),這樣方便教官分辨,教官可以根據(jù)不同孩子的情況,實施不同的軍訓強度訓練,是一種比較科學的方式。
每位教官還都要帶著一盒速效救心丸,一旦學生在軍訓中出現(xiàn)問題,都可以第一時間進行急救。
避免意外傷病同學不參加拉練
5日下午,正當記者在樹陰下與同學們聊天時,一名女孩急匆匆地走過來,手里還拿著一張請假單。她說自己生病了,不能參加軍訓,所以就請假了。對于學生們在軍訓中請假的情況,吉林大學黨委武裝部的丁老師說,各個軍訓營(連)中,有許多學生都是帶病堅持訓練的。為了避免在訓練中出現(xiàn)意外,學校決定對傷病同學采取系列愛心措施。
丁老師說,傷病同學視傷病程度可不出早操,或出操不參加跑步。所有傷病同學不參加軍訓旅即將組織的野營拉練。傷病同學采取“半訓”方式參加軍事訓練,訓練中如有身體不適,可隨時請假休息,學校也要求教官批準傷病同學請假。傷病特別嚴重或先天傷殘,無法參加訓練的同學,可由個人提出申請,學院審核后,報黨委武裝部審批通過后,可免訓。
教官坦言大學生軍訓靠講道理
5日,一位來自河南的趙教官說,他已經(jīng)當兵三年了,也訓過三批學生,每一年的感受都不一樣。趙教官說,他今年訓練過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學生,相比之下,高中生是最好訓練的。“初中生由于年齡比較小,必須要哄著來。高中生都比較聽話,好訓練,也容易出效果。最難的就是大學生,他們叛逆心理比較強,哪句話說得不對了,就對教官產(chǎn)生了逆反心理。”趙教官說。
應對這樣的棘手問題,趙教官也有著自己獨特的處理方式。趙教官說,“大學生由于年齡都比較大了,必須要和他們講道理,還得用人格魅力去征服他們。”趙教官指著正在休息的新生說,要慢慢地鼓勵他們訓練,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來源四川新聞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