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個苦難的家庭,這也是一個幸福的家庭。一場突如其來的苦難并未擊垮這個家庭,而是讓他們更加堅強、更加樂觀。年輕的妻子苦苦支撐著,丈夫的一點點康復給了她最大的信心,兒子考上重點大學為她增添了生活的希望。就是這位平凡的女性——王德敏,她的身上迸發(fā)出最強的力量。
突患疾病 丈夫瞬間成植物人
2009年9月14日傍晚,家住仙營街道南岱村的王德敏突然接到電話稱,開出租車的丈夫楊桂強暈倒在沙發(fā)上,不省人事,當晚6點59分,楊桂強被送進了市第一人民醫(yī)院。“送醫(yī)院打針”是楊桂強清醒時留給妻子的最后一句話。術(shù)后,醫(yī)生告訴王德敏,楊桂強被確診為腦動靜脈畸形,即使生命能保住,也是植物人。
楊桂強一直處于昏迷狀態(tài),王德敏再次被通知——丈夫可能再也醒不過來了。住院的兩個多月里,總共進行了3次手術(shù),為了給丈夫籌集醫(yī)療費用,王德敏毅然決定將支撐全家人謀生的出租車賣掉。
悉心照顧 平凡夫妻演繹人間真情
出院后的楊桂強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失去了記憶,眼神空洞,常常直直地望著天花板。由于楊桂強只能通過胃管進一些流食,王德敏從親戚家借來了料理機,將飯打碎了再喂給丈夫。后來,王德敏試著一點點喂飯給丈夫吃,有時候一小碗飯要喂上兩個小時,但她從未選擇放棄。
為了讓丈夫快速恢復,王德敏每天給丈夫按摩、聽音樂、講以前的事,她希望通過這些能喚起丈夫的記憶,讓丈夫逐漸恢復知覺。為了不讓丈夫的四肢萎縮,王德敏每天堅持給丈夫按摩,一開始跟護士學的按摩技術(shù),現(xiàn)在已被她操作得非常熟練,做完這一套完整的按摩,需要一個小時,而王德敏每天要給丈夫做四遍這種按摩。
王德敏打開了一臺紫色的錄音機,她說:“醫(yī)生說聽音樂有利于丈夫的身體恢復,俺媽專門買來了這個,放一些桂強喜歡的經(jīng)典老歌給他聽。”夏天的時候,為了不讓久臥在床的丈夫生瘡,王德敏堅持每天給身高1米8多、體重180多斤的丈夫擦兩次身,每天換洗衣服,楊桂強身上沒長過一個痱子。“天氣好的時候,趁兒子中午在家,我們會把他從床上背下來,讓他坐在輪椅上,推著他到陽臺上曬曬太陽。”
奇跡出現(xiàn) 大愛喚醒沉睡丈夫
2011年12月18日對王德敏來說是意義非凡的一天,也是最令她高興的一天。當日凌晨兩三點,楊桂強一直不肯睡覺,看著行為反常的丈夫,王德敏以為丈夫可能是口渴了,便問丈夫是否喝水,這時,楊桂強突然冒出一句“喝水”,猝不及防的王德敏以為自己聽錯了,隨后,丈夫又接連說出“喝水,我喝水”,這讓兩年來不分晝夜,一直悉心照顧丈夫的王德敏喜極而泣。第二天,王德敏打電話把這個消息告訴了所有的親戚、朋友,但他們大多都不相信。以后的日子里,楊桂強逐漸能說出簡單的句子,能認識妻子,認識自己的親人。
王德敏低頭問丈夫:“我是誰?”楊桂強看著妻子說:“老婆!”當王德敏再問:“每天是誰照顧你,給你按摩?”楊桂強握住妻子的手,眼中含著淚花回答:“你,謝謝!”此時的王德敏眼中也噙滿了淚水,摸著丈夫的頭說:“不用謝,這是我應(yīng)該做的。”王德敏告訴記者,她輕易不敢當著丈夫的面掉眼淚,因為丈夫能感受到,也會流淚。
她從未放棄過教丈夫識字、恢復智力,家里的東西隨便被她拿來都能成為教丈夫的道具。家里的撲克牌用來教丈夫計算加減法,她抽出一張3、一張8,問丈夫:“3+8是多少?”楊桂強就能說出:“是11。”這時,王德敏就會豎起大拇指對丈夫說:“桂強,你真棒!”臥室門上貼著一張兒子小時候?qū)W字母的兒童拼音字母表,也被王德敏用來教丈夫認識字母,現(xiàn)在,楊桂強可以說出26個英語字母,這是讓王德敏最驕傲的事。
增添信心 兒子考上重點大學
王德敏的家在仙營街道南岱村一棟老式回遷樓的六樓,樓道拐角處堆放著幾袋整整齊齊的煤炭,這是王德敏家用來取暖的煤炭。從一樓到六樓共105層階梯,平時都是瘦弱的她背著丈夫下樓復查身體,到外面曬太陽。兩年多來,她沒再買過一件新衣服,從丈夫出事到現(xiàn)在瘦了幾十斤。王德敏家一共70多平米,兩室一廳,家具都是幾年前丈夫跑出租時買的老家具,屋頂有幾處漏水的痕跡,青灰色的,發(fā)了霉,雖然簡陋,但房間被王德敏收拾得干凈整潔,地板擦得一塵不染,窗子透亮,廚房里也整整齊齊。
躺在病床上的楊桂強穿著干凈整潔的衣服,神色看上去很好。他一直握著妻子的手,王德敏時不時地摸摸丈夫的頭,用手鉤鉤丈夫的鼻子,問他一些常識性的問題,以便幫助丈夫恢復記憶。
丈夫出事那年,兒子正上高二,現(xiàn)在已被武漢大學錄取。王德敏一邊拿出兒子的錄取通知書給記者看,一邊問丈夫兒子在哪兒讀書,楊桂強張了張嘴,說出了一個“武漢”的口型。在政府的關(guān)懷和親戚朋友的幫助下,兒子上大學辦理了助學貸款,經(jīng)濟壓力總算過去了。
從丈夫生病住院一直到現(xiàn)在,總共花了差不多15萬元,手術(shù)費主要靠賣出租車墊付的,F(xiàn)在,王德敏每天在家照顧丈夫,每個月僅靠領(lǐng)取600元的低保維持一個月的花銷,其中包括丈夫的藥費。她說她想出去找份工作以補貼家用,但她出去了誰來照顧丈夫呢,婆婆已經(jīng)70多歲了,腿腳不利索,照顧180多斤的丈夫,她實在不放心,何況給丈夫講故事、讀報紙,這些溝通交流只有她做得來,更有利于丈夫的恢復。
“人活著就行,我愿意照顧他一輩子”
丈夫剛出事時,王德敏接受不了平時好端端的丈夫突然變成植物人的事實。“出事那天晚上,我的頭發(fā)一夜都白了,當時三天三夜沒吃飯,整個人都癱了,我也想過放棄,可我要是不在了,桂強需要人照顧,孩子以后怎么辦?為了孩子,我也得挺下來,再苦再累也得堅持。”后來兒子告訴她:“媽媽,哭也是一天,笑也是一天,咱為什么不笑著過呢?”從那以后,她的思想就轉(zhuǎn)變了,反正都是過日子,要好好的過,樂觀地活著。
王德敏告訴記者,最讓她感動的是,今年大年初五丈夫給她說的一句話。當時她正在給丈夫按摩,丈夫突然說了一句“你歇歇吧!”聽到丈夫的話后,王德敏流出了眼淚,她覺得這些年再累也不累了,受的苦也值了。
談到丈夫下一步的恢復,王德敏表示看到電視上有干細胞移植治好這種病的,但治療費用很高,醫(yī)生推薦介入治療,但這些都是未知數(shù),他們現(xiàn)在每月全靠政府補助,哪還有錢做下一步治療啊!
王德敏告訴記者,她沒別的愿望,就希望以后丈夫能餓了知道要吃的,能上廁所,能給他洗澡,因為丈夫以前愛干凈。“我們是經(jīng)歷了許多困難才在一起的,以前丈夫?qū)ξ姨貏e好,現(xiàn)在該我對他好了。我不可能放棄對丈夫的恢復治療,我也從來沒想過要放棄,只要人活著就行,我愿意照顧他一輩子,就想著以后老了,他坐著輪椅,我推著他,也是個伴。”說這些時,王德敏微笑的臉上寫滿了對未來的希冀。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