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薩馬·本·拉丹被美軍擊斃,差不多已有一年。對西方人而言,宣布他失敗可以給予人慰藉!盎亍苯M織采取的焦土化圣戰(zhàn)戰(zhàn)術讓穆斯林極端主義教義遠離民眾。從此意義上來說,的確如此。但就本·拉丹希望讓伊斯蘭世界遠離西方影響的宏大目標而言,他比我們想象中的做得更好。
埃及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這是一場歷時一年之久的非暴力民主革命。但這場非暴力民主革命卻把薩拉菲派分子及穆斯林兄弟會這些與本·拉丹有相同意識形態(tài)的組織推上了臺。
本·拉丹在去世前一年曾一直嘗試洗刷其組織在穆斯林世界中血腥的形象。從本·拉丹遇襲身亡的寓所內起獲的文件中,可以明顯看出他十分希望“基地”組織回歸穆斯林主流社會。
本·拉丹之死其實是一個頗具諷刺意味的結果。雖然他的組織大部分被摧毀,但他極力追求在阿拉伯世界建立更純潔、信奉更嚴格伊斯蘭教義政府的愿望仍在一定程度上繼續(xù)。從這一點來看,西方不應該這么快就宣布獲勝。
目前,在埃及出現(xiàn)的情況應該被稱作“選舉本·拉丹主義”。改頭換面的薩拉菲派,取了個好聽的名字“建設與發(fā)展黨”。這個類似于“基地”組織的政黨組織在新選舉出的埃及議會中占有13席。
敘利亞將是“后本·拉丹主義”到底是拒絕暴力還是受圣戰(zhàn)刺激變得更加激進的實驗田。本·拉丹的繼任者扎瓦希里試圖用反巴沙爾戰(zhàn)役來恢復“基地”組織的招牌。
一年過去了,現(xiàn)在是時候反思本·拉丹的失敗,但更應該注意到他的穆斯林追隨者們如何用比他能想到的更好方式,把血腥的暴力活動成功地轉變?yōu)檎芜\動。
。ㄎ唇浽试S,其他媒體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文) (來源:新華國際)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