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華爾街日報》21日報道,尼泊爾登山運動部官員昨天稱,至少3名外國登山者在從南坡尼泊爾一側攀登珠穆朗瑪峰的返回途中遇難,另外還有2人失蹤,分別是來自中國的登山者及其尼泊爾向導。法晚記者上午從尼泊爾官方珠峰南坡大本營核實,這名失蹤的中國人是55歲的Ha Wenyi(音:哈聞宜),他被發(fā)現已經遇難。
對于出事的原因,尼泊爾登山運動部官員迪彭德拉·保德爾分析認為,這幾名登山者很可能遭遇到強風。
中國駐尼泊爾大使館領保中心提醒中國登山愛好者,在登山前一定要到領館進行報備,以消除安全隱患。
五人出事
從珠峰頂返回途中不幸遇難
《華爾街日報》昨天報道稱,上周五、周六,大約150名登山者齊聚珠峰,但由于天氣多變,這些登山者被迫停留在營地中等候繼續(xù)登頂。
21日,尼泊爾官員突然發(fā)布消息說,有5名登山者在攀登珠穆朗瑪峰后在返回途中出事。
路透社的報道稱,3名已經遇難者為:死于海拔8700米處的61歲德國醫(yī)生埃貝哈德·沙夫,他在登山途中還將山上的老舊垃圾移走;死于海拔8650米處的32歲加拿大籍尼泊爾人施利亞·沙(女)以及一名韓國人。另外兩名失蹤者為:一名中國人及其尼泊爾向導,但也有消息稱這名中國人也已經死于海拔8600米處。
此次登山活動的組織者亞洲徒步公司負責人稱,沙夫的尸體還躺在海拔大約8700米的山坡上,已經通知其家人和德國駐尼泊爾大使館。“如果其家人希望我們把遺體運下山,我們也會努力去試,但是從那個角度來看這樣做很難。”
上午追訪
55歲中國登山者被發(fā)現已遇難
尼泊爾官方珠峰南坡大本營的公務人員迪盆卓·鮑德爾上午告訴法晚記者,遇難的中國人是55歲的登山者Ha Wenyi(音:哈聞宜),他被發(fā)現在珠峰海拔8600米處遇難。至此,已經有4人遇難。陪同他的尼泊爾向導也失蹤了,目前還未找到,不知是否已經遇難。
中國駐尼泊爾大使館領事保護中心的工作人員上午告訴法晚記者,他們是在當地時間昨天下午得到這一消息的。事故發(fā)生在登山者下山途中,但是出事的同胞并沒有在大使館進行必要的身份登記。目前領館正在積極地與尼泊爾的當地有關部門及登山協會進行溝通,希望盡快了解到這名中國登山者的詳細信息。
死因猜測
尼泊爾主管登山事務的官員賈南德拉·什雷斯塔說,遇難者死亡原因可能有兩點。官方目前還在從下山的登山者中了解更多的細節(jié)。
1
發(fā)生擁堵 導致氧氣不足
尼泊爾主管登山事務的官員賈南德拉·什雷斯塔說,上周六時登山路途十分擁堵,這群攀登者在下午2時30時還在登頂途中,這是十分危險的。一般情況下,中午11點以后就不建議繼續(xù)登頂了。
珠峰南邊隘口最后一個營地以上的區(qū)域被稱為“死亡地帶”,該處斜坡陡峭,遍布冰雪,路況惡劣,氧氣稀薄。
賈南德拉說,一旦發(fā)生擁堵,登山者就要在高海拔地區(qū)等候更長的時間,而他們隨身攜帶的氧氣有限,不足以供他們在等候的時間里使用。
2
遭遇強風 構成致命威脅
尼泊爾登山運動部官員迪彭德拉告訴記者說:“他們18日出發(fā)時直到19日上午,天氣狀況對攀登都很有利,但19日稍晚時候發(fā)生了風暴天氣。”
迪彭德拉分析認為,這幾名登山者很可能是遭遇到強風不幸遇難的。另一名韓國登山者被報告失蹤。
他說,珠峰高海拔地區(qū)近日突然遭遇罕見的強風暴,對返回途中的登山者構成致命威脅。
專家說法
政府應系統安排登山 規(guī)定人數上限
路透社稱,自從1953年,英國登山隊兩名隊員登上珠峰頂峰之后,已經有約3700人攀登珠峰,至少236人死在珠峰的山坡上。在下個月雨季來臨前,有大約300名登山者在不同的營地里等待好天氣的時間差趁機攀登珠峰,由于天氣惡劣和強風影響,很多外國人已經放棄登頂。
《華爾街日報》文章稱,珠峰的攀登旺季是在3月底到6月初,尼泊爾政府并沒有限制登頂人數上限。本季的第一個晴好天氣就是上周末,然而上周六下午高海拔地區(qū)就遭遇了風暴。
尼泊爾登山協會前主席、珠峰專家昂·多爾濟稱,政府應該對攀登進行具體安排,規(guī)定人數上限。他認為,上周六發(fā)生的擁堵說明攀登者在登頂途中耗費太多精力,導致下山時體力不足,引發(fā)了高原反應等問題。
領館提醒
中國登山者很少報備 存安全隱患
中國駐尼泊爾大使館領事保護中心的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說,類似這樣的事件,在尼泊爾每年都會發(fā)生好幾次,但盡管如此,還是有很多中國登山愛好者沒有到領館報備身份,這使得領館在處理應急事件時變得比較被動,也使登山活動存在安全隱患。
領館因此提醒中國登山愛好者,由于登山是一項高風險的運動,所以來尼泊爾進行登山活動的中國公民都必須向大使館進行報備,使其在遇到緊急事件的情況下,可以獲得大使館的幫助。在報備時,大使館還會再次提醒登山愛好者們,是否帶齊登山的必備工具等。
本版文/記者 尹曉琳 實習生 徐晨晗 孫曉萌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