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有320家澳大利亞本地礦產企業(yè)進入征稅范圍。由于稅率為應稅利潤的30%,根據(jù)估算,未來3年內有望為澳大利亞聯(lián)邦政府貢獻大約108億澳元稅賦。澳大利亞政府表示,將把這些收入用于充實養(yǎng)老金、對其他經濟部門減稅以及扶持中小企業(yè)等。
蘭格鋼鐵分析師張琳指出,目前全球鐵礦石的壟斷格局,易于將稅賦轉嫁到下游用戶。
張琳:中國進口礦中大約43%來自澳大利亞。不排除鐵礦石價格往上漲,爐料成本也被提高。前提基礎是要國內、國際鋼材市場好起來,如果我們下半年的鋼材市場跟上半年一樣不景氣,礦山就沒辦法將增加的稅收轉嫁到企業(yè)。
受對該政策預期影響,2012年前6個月中國企業(yè)對澳大利亞礦產領域投資額僅為1.4億美元,相比2011年的13億美元,縮減了70%。
這一計劃也遭到澳大利亞本地礦業(yè)公司的抵制。澳大利亞第三大鐵礦石生產商FMG日前向澳大利亞最高法院指控,澳大利亞政府推出的礦產資源租賃稅違反澳大利亞憲法和澳大利亞公司法。
作者:費磊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