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11月6日訊 章丘大蔥“嫁給”全聚德、盆栽蔬菜可以賣到80元一盆、鮑芹用牛奶噴灑、給黑豬洗澡聽音樂……“土特產”并不止意味粗糙與原始態(tài),特產“裸賣”的時代一去不返,章丘市“土貨”經過“化妝打扮”,嫁給時尚餐飲企業(yè)、進駐高檔酒店與超市成為商務精英和外商們的搶手貨。
黑豬肉們的高端化演繹
成群的黑豬在220余畝果園內散步吃草,舒緩的音樂彌漫山澗中,豬還可以在池子中游泳做運動、有專用跑道和席夢思……如此神奇的“養(yǎng)豬方式”卻是章丘市樂虎有氧土豬生態(tài)養(yǎng)殖基地最常見的一幕。
該基地由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優(yōu)秀大學生李少清夫婦于2009年4月創(chuàng)辦,李少清向記者介紹,“土豬從豬仔的時候就聽音樂,還有席夢思的床,促進它們充分的運動,從60斤以后就開始吃綠色的青儲的玉米秸稈和苜蓿草,保證土豬的安全和健康,一直到最后的安樂死、屠宰出欄進入市場,除了加工還沒有運作外,基本上實現了產業(yè)鏈的整體運作”。
用養(yǎng)孩子的方式在養(yǎng)“黑豬”使章丘市樂虎有氧豬肉在市面上已經賣到80塊錢左右一斤,而整個章丘市這樣的“高端化”農產品隨處可見:總面積1500畝的章丘市相公莊鎮(zhèn)牛一特色品牌基地中月光一號芹菜、改良馬家溝芹菜、黃金白菜、水果蘿卜、有機韭菜、荷蘭土豆、生姜等在濟南各大超市暢銷,附近村落更發(fā)展成有機蔬菜基地。而最近,牛一特色蔬菜基地又推出盆栽蔬菜,有機種植的菠菜、油菜裝進特殊土壤中放進酒店,讓消費者現場采摘烹調,徹底吃上“放心菜”,這種盆栽蔬菜在酒店大約需要80元左右一盆。
記者進入辛寨鎮(zhèn)鮑芹特色品牌基地后發(fā)現,市面上價格極其昂貴的章丘鮑芹走的也是高端生產,鮑芹種植戶施用有機肥,輔以廢芝麻、黃豆、棉籽油等優(yōu)質肥料,并按照比例噴施牛奶,促使葉莖更加鮮翠,香味更加醇厚,采用殺蟲燈、色板等物理措施防治蟲害。
章丘市農業(yè)局首席大蔥專家胡延萍介紹說,“如果一個僅被理解為生態(tài)和自然的‘土’字能解決銷售問題,但解決不了巨大盈利問題。高端化、品牌化才是土產產業(yè)的終端之路。”
“嫁給”烤鴨的大蔥:終結土產“裸賣”時代
“蔥高、白長、脆嫩、味甜”傳統中的章丘大蔥一向是在市場中“裸賣”。而山東大漢蘸醬生吃、卷進煎餅的食用形象也成為一貫的思維定式,大蔥也有自己的時尚之路。10月26日,章丘市人民政府與中國全聚德(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簽定農餐對接戰(zhàn)略合作協議,章丘市為全聚德專供綠色無公害大蔥,首年供應量即達600噸。
在簽約現場,全聚德集團總經理邢穎介紹說,吃全聚德烤鴨,配以章丘大蔥,歷來食客最講究的烤鴨吃法。通過此次合作,自11月開始,全聚德在京直營店將一年四季專用章丘大蔥,預計首年供應量可達600噸。未來全聚德集團旗下的品牌企業(yè)全聚德、仿膳、豐澤園、四川飯店都將使用章丘大蔥。
章丘市市長劉天東介紹說,中國土特產品市場由于產品缺乏包裝,使得中國的土特產品裸賣現象很多,而更多的產品包裝還是存在于簡單包裝袋加產品的低端化包裝階段,造成了中國土特產品過于低俗化,沒有品牌,沒有包裝、沒有賣點、沒有形象的“四無”產品影響了土特產品的銷售價格以及消費者購買前后欲望的不平等。
2012年10月27日,一顆身高2.23米,蔥白1.2米,單株重量800克的章丘大蔥搶得“蔥王”稱號,章丘市繡惠鎮(zhèn)王金村大蔥種植大戶苗發(fā)潤榮獲本屆大蔥“狀元”,贏得10000元獎金,借助“大蔥狀元”活動為“土特產”造勢的宣傳策略章丘已達十年之久。近年來,章丘市的“土特產”產品策略、市場策略以及品牌意識逐漸成熟,精美的工藝禮盒包裝、獨特地域文化造勢、商標注冊意識,使得章丘的土特產品越來越受高檔商家青睞,價格穩(wěn)定。章丘市濟南晶榮食品有限公司的草莓醬、黃桃醬等批產品更是漂洋過海,遠銷日本、韓國、西歐等國家和地區(qū)。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