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角大樓發(fā)言人利特爾在當天的記者會上說,11月1日當?shù)貢r間4點50分左右,美軍的一架“捕食者”無人機在靠近伊朗海岸16海里的國際領空執(zhí)行例行的秘密偵查飛行時,遭到伊朗兩架蘇-25的攔截。伊朗的軍機向美“捕食者”無人機多次開火,并尾隨至少幾英里,直到無人機遠離伊朗領空。“捕食者”未被擊中,安全返回基地。這是伊朗首次向美國無人機開火。
利特爾還說,美國已經通過瑞士大使館告知伊朗,美國將依照長期以來的政策以及對該地區(qū)安全的承諾,繼續(xù)在波斯灣上空執(zhí)行偵察飛行,并對伊朗當局提出抗議。有關這架無人機遭到攻擊的消息是在沒有授權的情況下遭人泄露的。
雖然利特爾的發(fā)言只有寥寥數(shù)句,但其內容的多個要點遭到西方媒體的普遍質疑,包括無人機執(zhí)行任務的地點、與伊朗軍機的對峙與后果,以及發(fā)布上述消息的時間。
英國路透社說,這一事件存在許多疑問,包括為何伊朗軍機沒有擊落缺乏機動性的美方無人機;利特爾堅稱美無人機沒有進入伊朗領空,但在去年,中央情報局的一架無人機在伊朗境內被伊朗捕獲。美國?怂剐侣劸W指出,針對這次兩國軍機對抗本身,利特爾沒有表示美國是否打算采取軍事行動。而在被問及這是否屬于“戰(zhàn)爭行為”時,他表示不想深究事件本身“法律特性”。而對于美國防部在大選之后發(fā)出這樣的消息,路透社認為,美國此舉是在向外界表明,緊張的美伊關系可快速升級為暴力沖突。
而《紐約時報》和《華爾街日報》則更多地強調國防部選擇在美國大選后公布這一消息的“時機”!都~約時報》8日在報道中指出,在伊核問題導致國際關系緊張之際,國防部未公開美國與伊朗之間的這種沖突,并且事情是發(fā)生在美國總統(tǒng)大選的前5天,這引起外界對奧巴馬政府的質疑。如果在大選投票日之前公布這次襲擊,那么這件事很可能被放在政治背景下來審視要么被解讀為奧巴馬政府軟弱的信號,要么被解讀為總統(tǒng)奧巴馬展示其領導力的一個機會。
《華爾街日報》也對美國在此時公布此事產生質疑。報道強調,奧巴馬政府未在當時公布這一襲擊事件,那時正是美國總統(tǒng)選舉投票的前5天。報道還援引曾在競選期間擔任羅姆尼首席外交事務顧問威廉森事務話說:“我認為,直到11月8日才公布這一事件必有原因!
但國防部官員稱,在總統(tǒng)大選后才公布這一事件并沒有政治動機。高級政府官員表示,為了不讓美伊緊張關系進一步升級,美國想要私下處理此事。《紐約時報》稱,一名高級政府官員在上周曾試圖遏制此事產生任何“漣漪效應”,稱這不應當被視作美國與伊朗軍事對抗擴大的先兆,也不應當破壞兩國在核問題上的潛在的外交接觸!拔覀冋J為此事有蹊蹺,”這名官員稱,“但我們對意外升級的可能性保持警惕!
更多精彩,請點擊環(huán)球網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