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推拿店辦理儲值卡后,消費未過半,卻發(fā)現推拿店“改頭換面”,老板換了人,最近市民劉先生就遇見這檔事。而對此,推拿店新老板卻聲稱自己并不清楚原老板是否辦理儲值卡。
辦了儲值卡,老板突然人間蒸發(fā)
今年9月初,家住洪樓附近的劉先生,在洪樓高級中學東臨的“李明正骨推拿店”辦理了一張儲值卡。“那家店就在花園小區(qū)三區(qū),離我家很近,當時我做完推拿后,老板一個勁兒向我推薦儲值卡,說每次能優(yōu)惠5塊錢,我一想挺劃算的,就動了心。”劉先生了解到,這家推拿店已經營業(yè)三年多,很受附近居民的歡迎,不少居民特別是老年人,都辦理了儲值卡。于是,劉先生就辦理了一張內有500元的儲值卡。
從9月初辦卡之后,劉先生陸續(xù)消費了200多元。11月14日,隔了一段時間之后,劉先生再次來到這家推拿店,卻發(fā)現店名已經改為“項揚推拿中心”,雖然店面風格還是原來的樣子,不過老板已經換了人,成了未曾謀過面的喬先生。一打聽才知道,原來此前不久,原來的老板突然將店面轉讓了。至于原來的儲值卡的問題,喬先生表示自己并不知情,也沒有義務為原來的辦卡老顧客服務。
劉先生于是撥打原來老板的電話,對方手機已經停機。無奈之下,他報警求助。不過,民警在了解到情況后表示,經濟糾紛愛莫能助。
老顧客上門找,新店老板叫苦不迭
15日上午,記者來到了這家推拿店。店老板喬先生告訴記者,大約20天前,他從廣告上得知該店要轉讓,一直想自己開推拿店的他,便主動聯系,看這家門店顧客盈門,他當天就以4萬元的價格,從原老板李先生處購買了店面設備,“房子是從房東那兒租的,4萬元包含3個月租金。”
經過簡單裝修之后,新店開張了。不過,讓喬先生頭疼的事情隨之就來了。“顧客拿著儲值卡來消費,發(fā)現換了老板之后,就問怎么回事。有的說要報警,有的直接扭頭就走。”開業(yè)20多天,有多少顧客來找他討說法,他已經記不清了,“110來過,工商所也來過,可是和我真的沒關系。”喬先生叫苦不迭,這家店不僅沒給他帶來好運,反而帶來了麻煩,上門顧客更是寥寥無幾。
喬先生告訴記者,當初在交接時,自己并不清楚儲值卡的事情。“現在他的兩個手機都停機了,誰也聯系不上了。”
律師建議辦理儲值卡要考察商家資質
記者了解到,劉先生辦理的儲值卡只是一張類似名片大小的卡片紙,上面列明消費次數,顧客每消費一次就在儲值卡上簽名。辦理儲值卡之時,雙方都沒簽任何合同,而且儲值卡也在原來老板手上。記者了解到,工商和公安部門已經陸續(xù)接到了有關此店的多起市民報案。
“辦理儲值卡是一種合同行為,雙方約定客戶在未來某個時間段在店面消費,無需交付現金。”山東千舜律師事務所王偉律師表示,如果預先收取費用,卻不能提供相應服務,就屬于合同違約。如果原店主利用辦理儲值卡進行合同詐騙,就有可能構成合同詐騙罪。
洗車卡、理發(fā)卡、就餐卡……如今,各種各樣的儲值卡鋪天蓋地,辦理儲值卡時應該注意什么呢?王偉提醒說,對于商家推出的辦理服務儲值卡一定采取慎重的態(tài)度,“務必要考察商家是否具有資質,不能一時圖便宜,以免造成財產損失。”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