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訊(通訊員 趙磊姜潘峰高照中)“去年大蒜行情差、不值錢,今年我從網上找到了一門讓村民掙錢的好產業(yè)。”魚臺縣李閣鎮(zhèn)陳峨村潤農專業(yè)合作社閆芝民逢人就夸互聯網的好處。近年來,大蒜價格波動較大,“蒜賤傷農”事件屢屢發(fā)生,閆芝民通過網上調研發(fā)現蒜苗需求逐年增大,產品供不應求。他帶領村民調整種植結構,引導陳峨村及周邊群眾種植蒜苗500余畝。今年11月份蒜苗收獲,畝產蒜苗6000斤,每斤一塊錢左右,畝收益6000余元。
隨著互聯網快速融入廣大農民的生活,村民通過互聯網學習農業(yè)技術,了解致富信息,銷售農副產品。目前,李閣鎮(zhèn)已有2300多戶農民配置了電腦,安裝了寬帶,平均每個村100戶以上。今年陳峨村元蔥滯銷,閆芝民在網上發(fā)布了優(yōu)質黃皮元蔥的供應信息,沒過幾天,濟南、臨沂、菏澤等地的求購電話就紛紛打來,經過考察,他最終與菏澤佳農果蔬有限公司達成600噸的元蔥購銷合同,為村民解決了買菜難的問題。
在閆芝民的帶動下,陳峨村的村民都愛上了互聯網。趙樹德是村里的養(yǎng)豬大戶,最近迷上了QQ聊天!鞍硯缀趺刻於忌暇W,不是閑聊,俺是在網上學習養(yǎng)豬技術,通過QQ群和外地同行交流養(yǎng)豬心得!壁w樹德告訴記者,在“中國養(yǎng)豬網·養(yǎng)豬看論壇”網絡頻道,通過與廣大網友討論養(yǎng)豬方面的技巧和市場供求情況,確定目前能夠保證養(yǎng)豬不賠錢的方法是自繁自養(yǎng),自配飼料。如今,趙樹德網上學習母豬生產、疾病預防、飼料調配等技術,并在網上開通了交易平臺,鼠標經手一點,一單生意不僅利索成交,還凈賺數百元,一年下來凈利潤達5萬余元。
據悉,現如今魚臺縣有6萬余名農民通過網上淘金,每年賺取1.2億元收入,走了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