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趙廟鎮(zhèn)的鄉(xiāng)村,村民在農閑的時候,不在聚在一起打牌、閑聊或是喝酒,代替的是在文化廣場里跳跳舞、健健身,到農家書屋里讀讀書、看看報,并已成為該鎮(zhèn)農民的新風尚。
近年來,趙廟鎮(zhèn)不斷提升農民群眾的文化生活水平,“生活要小康,身心要健康”成為農民朋友的共識,各村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注重農家書屋和文化廣場建設,并安裝了配套體育設施。一些群眾自發(fā)成立了腰鼓隊、秧歌隊和其他民間藝術隊,敲打起腰鼓、扭起秧歌,跳起健身舞,一股“健身學習”熱潮正在該鎮(zhèn)各村蓬勃興起。在曹莊村的農家書屋里,不少農民正在讀書看報,書架上擺放著涉及種植、養(yǎng)殖、醫(yī)療、衛(wèi)生、保健、烹調、文學等方面的書籍。據村黨總支書記張奉喜介紹,該村的農家書屋藏書2000多冊,有專人管理,全天開放,村民可隨時來借閱,養(yǎng)殖、種植、栽培、保健等科技類書籍尤其受大家歡迎。
農家書屋里靜悄悄,文化廣場中則是熱鬧非凡。夜幕降臨,華燈初亮。一走進趙廟村文化廣場,就看到十幾名腰系紅綢帶的中年婦女隨著音樂跳著歡快的舞蹈,一些老年人在健身器材上舒展著腿腳……臉上都洋溢著快樂和幸福。其中一位村民高興的說:“文化廣場建好后,大家農閑時都在這里扭扭秧歌、健健身,以前扎堆聊天、喝酒、打麻將的現(xiàn)象也不見了,村里的人際關系更加和睦了,現(xiàn)在,不光是俺們村,趙廟其它村里都建起了文化廣場,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有滋有味了!”年過花甲的王鳳蘭老人自從村里上了健身器材后,每天晚飯過后和老伴去村里的健身廣場鍛煉身體,已經成為她們每日的“必修課”。老人說:“以前我們想鍛煉身體沒地方去,現(xiàn)在村里安上健身器材了,我經常來鍛煉,咱老年人心里可高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