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頭治理抓疏導。為實現(xiàn)秸稈有效利用,提高秸稈還田率,徹底消除焚燒隱患,該鎮(zhèn)從源頭上治理,要求所有收割機械必須安裝粉碎裝置,對不安裝粉碎裝置的機械對機手和包地塊工作人員給予處罰。同時疏導群眾意識到秸稈還田既堆漚培肥了地力、疏松改良了土壤、有效防止地塊板結,又解決秸稈無處堆放而有損環(huán)境衛(wèi)生的問題,使群眾從“不敢燒”轉變?yōu)?ldquo;不愿燒”。
鋪天蓋地抓宣傳。該鎮(zhèn)采取多形式、多角度、多層次宣傳,提高群眾的自覺禁燒意識。一是充分利用廣播喇叭、張貼標語、掛過街橫幅、發(fā)放明白紙和通告等形式,堅持不斷檔、不留死角,在各村居廣泛宣傳秸稈焚燒的危害和應負的法律責任以及綜合利用的好處。二是開展好“小手拉大手”活動,印發(fā)《致農民群眾的一封信》、《致各位同學的一封信》,推動禁燒宣傳工作進學校、進家庭,確保宣傳內容家喻戶曉,入腦入心。
明確責任抓包保。制訂了《農作物秸稈禁燒及綜合利用實施方案》,層層落實包保責任,形成領導干部包社區(qū)、工作人員包村、村組干部包地塊、黨員聯(lián)戶的立體責任網絡,鎮(zhèn)村組戶層層簽訂了責任書,明確責任人,追究責任不打折扣。同時,實行24小時專人看守所包地塊,盯死靠牢,不留死角。
獎優(yōu)罰劣抓落實。制定了專項獎懲考核辦法,對完成任務好的進行表彰獎勵,對工作責任意識不強,擅離職守,出現(xiàn)焚燒現(xiàn)象的單位和個人進行嚴厲懲處。通過獎優(yōu)罰劣,強化工作人員的責任感和壓力感,形成嚴格考核強化問責、獎罰分明的氛圍。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