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濟南,高樓櫛比林立。隨著城市的不斷“長高”,高層建筑消防安全已成為不容忽視的問題。
原標題:濟南高層建筑如何"降火魔"
高層建筑消防安全要求與其他建筑有何不同?如何防范高層火災發(fā)生?一旦發(fā)生,消防救援能力能否從容應對?
■新聞背景
12月11日,山東濟南匯科旺園小區(qū)發(fā)生火災,一家四口在大火中殞命;12月15日,廣州25層高的建業(yè)大廈燃燒了11個小時,整棟大樓被大火吞噬。這類火災起火原因各異,但都發(fā)生在同一類地方,那就是高層建筑。
□ 本報記者 牛遠飛
"煙囪效應"制造世界難題
正在建設(shè)的濟南綠地中心高度達到300米,將再一次刷新濟南的城市高度。濟南市消防部門的一位負責人介紹說,高層建筑包括10層以上的住宅樓,24米以上的公共建筑和工業(yè)建筑,建筑高度超過100米時,不論住宅及公共建筑均為超高層建筑。據(jù)統(tǒng)計,濟南市現(xiàn)有高層建筑4200余座,其中高層住宅2700余棟。
"高層建筑的火災撲救是世界消防界公認的難題之一。"山東建筑大學王玉鐲博士一直從事建筑防火研究,他介紹說,高層建筑一旦著火,往往會造成比較大的損失,很大程度上是源于"煙囪效應"--高層建筑內(nèi)部有大量的管道、樓梯間、電梯井,這些管井、通道從地面延伸到最高層,一旦發(fā)生火災,就變成了一座座拔風的"煙囪".
王玉鐲解釋:"這和我們常見的木炭火鍋原理十分相似,熱氣不斷從上方排出,新鮮的冷空氣從下方補充進入,空氣不斷對流,增加了燃燒所需要的氧氣,爐火就會變的更加旺盛。"有資料顯示,熱煙氣在豎井內(nèi)的上升速度可以達到每秒3到4米,這就意味著高度為100米的超高層建筑,高溫煙氣從底層躥升到頂層只需要30秒左右。
濟南市消防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舉高消防車和消防直升機是撲救高層建筑火災的先進裝備,但"我市消防部隊配備的最大工作高度的云梯車僅達52米,超過52米的高層建筑火災很難撲救".
"避難層大有學問"
目前,濟南市針對高層建筑的救援設(shè)備主要有52米云梯車、20米云梯車、40米登高平臺消防車、25米云梯車、32米登高平臺消防車、緩降器等。
強求各種消防設(shè)備隨著樓層增高而增高并不現(xiàn)實,所以高層建筑在建時,對其自身消防設(shè)計的要求很高。我國《高層民用建筑設(shè)計防火規(guī)范》規(guī)定,超高層公共建筑每15層必須設(shè)置避難層,不能對該層房屋進行裝修,也不能挪為他用。
濟南索菲特銀座大飯店分別在8層、21層和34層設(shè)置了避難層,避難層的位置要求嚴格,首層至第一個避難層或兩個避難層之間,距離不能超過15層。通過客梯無法進入避難層,只有通過消防安全通道才能進入。為避免"煙囪效應",避難層內(nèi)有一段錯層樓梯,故意將避難門與同層的消防安全通道門錯開。
"避難層大有學問。"王玉鐲介紹說,避難層的地板、天花板、樓梯等有很強的防火耐火性能,經(jīng)過了特殊處理,并且防火等級、滅火效果都要高出一籌。
除了設(shè)置避難層,濟南一些高層建筑還有其它"保險".濟南綠地中心作為在建超高層建筑,除了必備的滅火器材外,還在主樓旁修建了一個蓄水池,蓄水量可達50立方米,主樓的20層、40層還分別設(shè)有兩個蓄水箱,在蓄水箱中還配有感應器,一旦水位下降,水泵就開始繼續(xù)供水。1層水源輸送至頂層,僅需1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