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養(yǎng)母癱瘓六年 孝順養(yǎng)子悉心照料
視頻來源:山東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民生直通車》
齊魯網(wǎng)濟南3月9日訊 據(jù)山東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民生直通車》報道,一個普通的家庭,一段平凡的影像,一句樸素的話語,卻觸動了我們大家伙心底最柔軟的地方。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其實在我們身邊有許多孝老愛親的感人事例,像這位六年如一日精心照料癱瘓養(yǎng)母的孝子尹作海。
兒子尹佐海:“給你喝喝水,慢慢地啊。”這是德州禹城市中街道辦事處城角韓社區(qū)的一戶普通人家。母親名叫崔秀蘭,今年已經(jīng)92歲高齡了。自從六年前不小心摔壞了股骨頭癱瘓后,就一直沒能下床。生活起居一直由兒子尹佐海和兒媳照料。
兒子尹佐海:“反正就是正常的吃飯喂飯,伺候大小便,離不了人。” 兒媳 王志芬:“俺家他爸爸照顧的多點,抱起來解手,解大手解小手,她擦屁股,在家里伺候完她再干別的活。” 母親崔秀蘭:“俺這些小孩們啊,對我可好了。俺兒、俺孫子,俺還有個小重孫子哩,對我也好,都不嫌我。”
人常用“烏鴉反哺,羊羔跪乳”來比喻孝親敬老,這里的“親”和“老”是以血緣關(guān)系劃分,但在尹佐海家里,對這個典故卻有著不相同的注解。兒子尹佐海:“我從小是跟著俺這個母親,不是親生。那時候比較困難的時期,我從小過來后,對我挺好。” 兒媳王志芬:“從小拉拔他不容易,那個年代供他上學(xué),念了初中念高中的。”
不是親生卻勝似親生,崔秀蘭老人癱瘓在床六年來,兩千多個日日夜夜,尹佐海一如既往,對老人照顧的無微不至。尹佐海用他的孝心回報著母親的養(yǎng)育之恩,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給兒女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孫子尹良勇:“你想吃么咱買么。” 崔秀蘭:“吃么,吃山楂片。” 尹良勇:“再買,咱再買。星期六,你重孫子來看你。”
鄰居:“我上他家玩的時候,看見他對老的,喂飯、擦身上,屋里屋外的收拾的挺干凈,這真是個大孝子。”
行孝是善心的體現(xiàn)、愛心的寫照;行孝是至高的道德、是做人的風(fēng)范。尹佐海一家正是用他們的善心和愛心來傳遞著尊老敬老的正能量。
延伸閱讀:濟南“最美家庭”:下崗女工一家照顧孤寡老人35年“最美家庭”蔡同來夫婦:演繹一起擔(dān)當(dāng)?shù)男腋5轮葑蠲兰彝ィ赫煞蛘疹櫯P床妻子四年 稱“誰也離不開誰”最美家庭:聊城小伙手繪“微信手冊” 網(wǎng)友贊“中國好兒子”高唐最美家庭:妻子捐腎救丈夫 演繹最美愛情最美家庭:妻子捐腎救丈夫 演繹最美愛情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