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看昔日的兗礦,曾憑借利潤總和占據中國煤炭行業(yè)70%的業(yè)績,位居行業(yè)老大。但是,排名平均一年退兩位,現在前15強中已經難尋這位昔日翹楚的身影。痛定思痛,是倒逼,是使然,渴望突圍的兗礦意識到,自己已抵達變革的臨界點。如今,自上而下的改革時間表日漸清晰,變革的板斧已經朝向深處……
加法到減法的思維轉變,1.5萬員工將“走出去”
去年,兗州煤業(yè)(簡稱兗礦)年報披露,上半年虧損23.97億元,這是公司歷史上首次虧損,也成為煤炭上市公司的“虧損王”。隨后,兗礦在下半年提出了“三減三提”的經營策略,減頭、減面、減系統,提速、提質、提效,去年下半年本部礦井挖潛增收30億元!笆萆韽婓w”的改革路線圖日漸清晰。
“這是一個從加法到減法的過程!眱嫉V內部一位知情人士告訴記者,曾經的兗礦以效益好著稱,在煤炭價格高位運行的背景下,兗礦的發(fā)展一路風景獨好,雖然員工近10萬人,但工資待遇很不錯,多元化、國際化的步伐一直在加快,收購外埠煤礦資源,甚至將腳步邁向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版圖一再擴容。而在煤炭黃金十年結束的一刻,龐大的架構和人員成了最大的包袱。
在3月24日舉行的兗州煤業(yè)2013年業(yè)績說明會上,兗州煤業(yè)董事長李希勇說,去年裁員5400人次,主要集中在外包業(yè)務上,降低開支6億元。公司還計劃未來三年在中國裁員18%,約1.3萬人,并將山東總部的1.5萬名員工轉移至新開發(fā)區(qū)域,降低薪資成本。2014年最少裁員3000人,希望能達5000人。
內部挖潛“組合拳”,兗礦去年虧盈逆轉
計劃經濟思維方式依然存在;體制機制落后,機構設置臃腫……兗礦決策層綜合分析了自身6個方面的問題和不足,最終把內部挖潛作為扭虧增盈的根本舉措,“瘦身行動”減負,虧損企業(yè)“止血”減虧,強化經營管控降本挖潛提效,構建“輕資產、低成本、高效率”的發(fā)展模式。
組建洗煤中心,整合綜機管理中心工作面安撤隊伍,轉移老區(qū)人員到對外開發(fā)新區(qū),構建運銷系統國際國內一體銷售體系……除了裁員,兗礦把更多提質增效的目光放在了內部資源的調配和盤活上。“以洗煤中心為例,總部將各礦處的相關資源進行整合,在集團層面進行流轉,這樣使得很多資產得以盤活,在一定程度上也提供了工作效率!眱嫉V一位業(yè)內人士說。
受益于下半年的降本增效,兗州煤業(yè)去年實現營業(yè)收入587.27億元,比上年減少1.59%,實現凈利潤12.71億元,同比減少76.29%。對此,兗州煤業(yè)稱,主要是受到了煤價下滑、澳元匯率下跌及計提資產減值等不利因素影響。
相關鏈接
回望20年發(fā)展路,改革一直在進行
事實上,作為兗礦而言,近20年間,改革的腳步始終在向前邁進。
1995年,原兗州礦務局編制全國百戶現代企業(yè)制度試點方案,獲得原國家經貿委、煤炭部審批;1998年,兗州煤業(yè)股份公司上市,編制國家級大型企業(yè)集團試點方案并獲批,兗礦集團注冊掛牌;1999年,兗礦內部電廠改制,職工電力股份募集;2002年,集團體制改革,組建專業(yè)公司,常州煤研所改制完成;2005年,兗礦新陸、百葉、總醫(yī)院等五單位改制實施方案獲批,輔業(yè)改制啟動,中小學分離移交工作啟動……直至2014年,兗礦總部機關實行大部室改革。
如今,兗礦自上而下推行大部室改革,并在基層礦處逐步推開內部市場化,改革首先指向了“大企業(yè)病”!安凰Π、不將職工推向社會、不輕易降工資、不影響穩(wěn)定!睆埿挛膰懒睿掷m(xù)虧損煤化工各實體,除部分企業(yè)關停轉讓外,其余須在2015年之前扭虧,同時要求利用好職工度危求進的心理。
兗礦突圍路向何方?不僅受兗礦20萬職工矚目,也備受外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