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電動車后輪“咬”腳 女童跟腱斷裂
來源: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早安山東》
受傷的小女孩“雨雨”(視頻截圖)
電動車的后輪沒有任何保護措施(視頻截圖)
齊魯網濟南4月11日訊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早安山東》報道,現(xiàn)在城市里交通擁堵,很多早晨送孩子上學的家長,都會用上電動車,這樣上學呢,不會因為堵車遲到�,F(xiàn)在電動車樣式,也越來越輕便時尚了,不過呢,用后座帶孩子的電動車,除了行駛途中遵章守規(guī)矩,也要注意自己的車,是不是安全。這話怎么說呢?要從幾天前一個電動車"輪"咬腳的意外事故說起。
女童左腳別進電動車后輪
雨雨的媽媽:“當時小孩坐后邊,我剛騎就聽到咔嚓一聲,車騎不動了,周圍人都聽到了,我一看是女兒的腳別到車輪里了,把車硬生生別停了。”
這位就是受傷的女孩,今年上一年級的小雨同學,當時左腳別進車后輪里,不斷往外流血。
雨雨的爸爸:“醫(yī)生說是跟腱撕裂。”
小雨跟腱進行了修復手術。為了防止她亂踢、造成二次傷害,醫(yī)生把她的整條左腿都進行了固定。
雨雨:“我腳一滑就進去了。”
雨雨的媽媽:“就是伸進后輪這里了,中間這塊板子當時救孩子時弄壞了,當時我女兒穿著厚鞋,要是穿著涼鞋后果不堪設想。”
女兒受傷后,做父母的一直在自責,沒能注意到車輪的設計細節(jié)、沒能保護好孩子,但同時,他們認為,電動車廠家也有責任。小雨家的其他兩輛同品牌電動車,后輪都帶擋板,但出事的這輛車卻沒有。
雨雨的媽媽:“沒有任何提示,我們孩子這樣了,要是其他孩子呢,也容易出事啊。”
阿米尼電動車售后服務人員:“我們沒法賠償,但我可以給您反映。車型有很多,有的就是不具有擋板。”
車型設計不完善 沒有按照國家標準
最近一年,"電動車后輪卡住小孩腳"的新聞屢有發(fā)生。去年9月,河南洛陽的一名小男孩右腳卡進了電動車后輪的車架里,動彈不得,腳趾頭不停流血。最終,消防官兵把孩子的腳才弄了出來。記者在街頭調查發(fā)現(xiàn),來往的電動車型號很多,但后輪兩側帶擋板或者安裝了防護網的不到一半。
孩子家長:“要不是你們來報道,我們真沒注意到這點。”
記者走訪了多家電動車賣場,車的型號五花八門,有的電動車后輪位置帶有擋板,但有的電動車后輪兩側只有簡單的支架,并沒有防護設計。
銷售人員介紹,鋰電池電動車主打的是輕便,很多廠家會減少后輪擋板的設計。
濟南某電動車銷售商許棟:“有些車型設計的不完善,有些品牌不是完全按照國家標準。”
銷售人員建議,如果電動車后輪沒有擋板,而騎車人又希望帶孩子出行,一定要在車上安裝兒童安全座椅,最好在后輪兩側加裝上一個防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