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wǎng)4月15日訊 2014年2月11日,徐善德、李軼夫婦在市紅十字會遞交了遺體捐獻申請,在市紅會工作人員的見證下,夫妻二人填寫了遺體、角膜登記表,器官捐獻意向書,并在對方的登記表上簽字。他們夫婦二人成為臨沂市第52例、第53例登記捐獻遺體的市民,也是2014年前兩例,更是我市首對共同捐獻遺體的夫婦。這天是徐善德同志的生日,也是他們夫婦結(jié)婚30周年的日子。選擇這樣的日子捐獻遺體、角膜,體現(xiàn)了他們對這一善舉的格外珍重,這樣做其實是在讓自己的生命在他人身上繼續(xù)延續(xù)下去。
徐善德、李軼夫婦的愛心融入到了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身為血站人,他們夫婦倆經(jīng)常參加無償獻血,截止到獻血年齡限制前,夫婦二人獻血量已達到4600毫升,并帶動兒子在18歲成人時加入到獻血行列,成為獻血之家,為我市無償獻血事業(yè)做出了積極貢獻;夫婦兩人80多歲的老母親跟著他們共同生活,從老人硬朗的身體、紅潤的臉膛、整潔的衣服上,顯示出夫婦二人對老人無微不至的照顧;在人生短短幾十年里,徐善德同志利用自己掌握的醫(yī)學知識搶救了好幾個危重病人;面對持刀的精神病患者,忘記自己的安危;面對慘烈的車禍現(xiàn)場,第一時間沖到前面;面對煤氣中毒的患者,他沒有絲毫的猶豫……
2014年2月22日,市中心血站舉辦第六期道德講堂。以“弘揚中華美德,爭做無私奉獻模范”為主題,用身邊人講身邊事的形式,特別邀請徐善德、李軼夫婦講述他們的感人事跡。同時,站黨委授予徐善德夫婦“文明家庭”稱號,黨委書記、站長陳曉建向徐善德、李軼夫婦頒發(fā)了“文明家庭”榮譽證書,副站長谷彥霞為他們授予了寫有“弘揚中華美德,篤行現(xiàn)代文明”的錦旗。
對社會來說,遺體捐獻對社會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有極大的貢獻,F(xiàn)在的人體解剖、人體器官移植等都需要大量的遺體來源。對個人來說,遺體捐獻是一種高尚人格的體現(xiàn),是一種對自身、對社會乃至對自然的一種科學的態(tài)度和價值觀。徐善德、李軼夫婦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他們的大善之德、孝道之心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體現(xiàn)了社會正能量,被人們傳為美談,也為我市的精神文明和社會文明建設(shè)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