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萊頓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報告說,他們利用位于智利的歐洲南方天文臺甚大望遠鏡,以高分辨率觀測到來自太陽系外繪架座一顆行星的光,以及這顆行星大氣中的一氧化碳吸收紅外線的情況。由于行星的自轉會引起這種光譜吸收的變化,研究人員據此進一步推算出其自轉速率。
研究人員發(fā)現,這顆名為“繪架座β星b”的行星每秒自轉約2.5萬公里,此前研究推算出其半徑約為木星的1.65倍,由此可知其自轉周期約為8小時,也就是這顆行星上“一天”只有8小時。這一自轉速率超過太陽系中的所有行星。
研究人員說,這顆行星較為年輕,溫度也較高,隨著它不斷收縮、冷卻,其自轉速率還會進一步提高。確定行星的自轉速率有助于了解其氣象特征,而除了測算行星的自轉速率,這一新方法還有望用于研究行星的構成成分等。
“繪架座β星b”是2008年發(fā)現的一顆巨型氣體行星,圍繞母恒星“繪架座β”運轉。
作者:劉石磊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