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楷模”朱彥夫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現(xiàn)場
5月6日至7日,“時代楷模”朱彥夫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在我市舉行,近千人聆聽了這位模范人物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發(fā)生的感人故事。
樸實無華的語言、平凡感人的事跡、自強不息的精神……伴隨5位報告團成員的深情講述,朱彥夫的形象逐漸清晰起來。報告廳里,一次次掌聲雷動,一次次熱淚盈眶,在一個多小時的報告中,。朱彥夫的先進事跡如春雨般滌蕩著人們的心靈,他自強不息的精神世界撞擊著人們的靈魂。
一位永遠沖鋒的戰(zhàn)士
參加過淮海、渡江戰(zhàn)役和抗美援朝戰(zhàn)爭,數(shù)十次負傷、動過47次手術、3次榮立戰(zhàn)功的革命戰(zhàn)士;
失去四肢和左眼,患有冠心病、腦中風等多種疾病,心臟被放進5個支架的一級傷殘軍人;
帶領村民治理荒山、興修水利、發(fā)展教育,改變家鄉(xiāng)貧窮落后面貌,一干就是25年的村支部書記;
退而不休,44年做過上千場報告,歷經(jīng)7年創(chuàng)作出33萬字自傳體小說《極限人生》,以殘疾多病之軀為社會無私奉獻的共產(chǎn)黨員……
5月6日下午3點,東山賓館禮堂內(nèi)座無虛席。朱彥夫——山東省淄博市沂源縣西里鎮(zhèn)張家泉村原黨支部書記的傳奇故事正在講述。
在沂源縣委常委、紀委書記黃雪頌眼里,朱彥夫最讓她感動的角色是村支書。“為群眾做事,干不干,實不實,帶頭不帶頭,境界不一樣,影響不一樣,結果更不一樣。”黃雪頌抑揚頓挫的話語,將朱彥夫帶領村里人干事創(chuàng)業(yè)、脫貧致富的鏡頭一一展現(xiàn)在大家眼前。
“在我眼里,朱彥夫是永遠沖鋒的戰(zhàn)士。”濟南軍區(qū)“沂蒙旅”一營副營長王川順慷慨激昂地說。沂源縣西里鎮(zhèn)張家泉村原大隊長張茂興,則稱朱彥夫為父老鄉(xiāng)親的貼心人。他說,在朱彥夫的帶領下,張家泉村由一個村民食不果腹的窮山溝變成了讓人羨慕的富裕村。
“為什么身體都這樣了,還閑不住,就知道整天忙村里的事,家里的事只能靠母親一個人來操持?”父親對子女的嚴厲管教、父親與母親的相濡以沫、父親對家人的強烈感染……朱彥夫的女兒朱向欣娓娓道來,現(xiàn)場聽眾無不為之動容。
“這些年,常有人問我,朱彥夫還活著嗎?我在這里告訴大家,他不光活著,而且活得很堅強,活得很陽光,活得很精彩。”淄博市委講師團副團長于濤的話語博得陣陣掌聲。他說,朱彥夫是鐵骨錚錚的硬漢子,是當之無愧的永遠的時代楷模。
報告會最后,朱彥夫本人特意為報告會錄制的視頻在會場響起: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共產(chǎn)黨員,只是做了該做的事……視頻播放完畢后,會場響起經(jīng)久不息的掌聲。
學習時代楷模
踐行群眾路線
臺上,或哽咽或激昂,臺下,同感受同振奮。大家認為,此次報告會是一場深刻的精神洗禮。
“朱彥夫不愧是我們中國的保爾·柯察金,他身殘志堅的事跡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聽完報告會,市直機關工委組織科副科長申鵬感慨道,以前就聽說過朱彥夫的事跡,但今天現(xiàn)場聆聽他曾經(jīng)的工作搭檔、他的女兒、故鄉(xiāng)領導、小戰(zhàn)友等人的深情訴說后,對朱彥夫有了更加全面的認識。朱彥夫的事跡對機關黨員干部具有非常強烈的激勵作用,我們要把這種精神傳承下去。
“朱彥夫譜寫了一曲共產(chǎn)黨人自強不息、無私奉獻的凱歌,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報告會上,一位參會人員流下了熱淚,表示要以朱彥夫為榜樣,不斷增強做好本職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把這股強大的精神動力轉化為實際行動。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