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日電視臺等日本媒體報道稱,與歐美國家想在烏克蘭問題上批判俄羅斯相比,安倍更想做的是在這次峰會上完成“對中國的包圍網(wǎng)”。《產(chǎn)經(jīng)新聞》4日披露,安倍準備在G7峰會上再次針對中國的“霸權式海洋活動”進行控訴,同時再次呼吁“不接受憑借武力單方面改變現(xiàn)狀”,把對華問題在G7峰會上做一個總結。日本時事通訊社4日報道稱,就目前情形看,此次G7峰會的共同宣言中,各國可能會表明對于中國“在東海、南海上采取恐嚇手段擴大海洋權益的行為”表示擔憂,同時將再次確認法治和國際秩序的重要性。但安倍達成這個目的并不容易,由于在北方四島問題上有自己的小算盤,日本無法完全和歐美站在一起批判俄羅斯,但這又影響到和美國的關系!懂a(chǎn)經(jīng)新聞》援引日本政府人士的話說,“在經(jīng)濟領域重視中國的歐洲,態(tài)度很微妙”。
對日本媒體的種種預測,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3日表示,奉勸日方不要在國際場合搬弄是非,混淆視聽。
“G7不會點名批評中國!钡聡鴮W者哈拉爾德4日對《環(huán)球時報》做出這樣的判斷。他說,G7現(xiàn)在面對一個爛攤子,一個普京已讓他們無法應對。點名批評中國等于把中國讓給普京。哈拉爾德認為,如果峰會聲明真的點名批評中國,那最大的勝利者將是日本,G7其他國家肯定成為輸家,德國、英國、法國等會心甘情愿被日本當槍使嗎?他認為,主導聲明基調的關鍵是美國的態(tài)度。
美國《全球郵報》稱,此次G7峰會主題并不只是中國,烏克蘭危機、全球經(jīng)濟都是主要議題。俄塔社4日引述專家的話說,即使G7同意這樣一份聲明,其影響也將是相當有限的。
安倍當局異;钴S的反華行為引發(fā)憂慮。香港《南華早報》4日寫道,許多人擔心一個自我反思且分量下降的美國正在世界權力平衡中留下真空。不過,安倍晉三正在趕來。但讓安倍領導亞洲不是什么好主意。文章說,就在兩代人以前,日本入侵亞洲多國,僅在南京日軍就屠殺成千上萬的男人、女人和孩子,在香格里拉的講話中,安倍聲稱,他與他的父輩和祖輩在尋求對世界有所貢獻上毫無二致,文章說,“對每一個中國人、朝鮮人、韓國人來說,他們想問:安倍為之驕傲的父輩到底是誰?”
【環(huán)球時報駐菲律賓、越南、日本、德國、美國記者聯(lián)合報道】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