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想法似乎貫穿在哈里亞納邦今年3月發(fā)生的一起案件中:四個較低種姓的女孩遭到輪奸,并被扔到離家100多英里外的一個火車站臺上。有證據(jù)表明,達利特人和賈特人之間的沖突引發(fā)了這次攻擊。印度《鑄幣報》(Mint)報道稱,由于一場土地糾紛,賈特人宣稱要“對達利特人進行社會和經(jīng)濟抵制”,這或許最終導致了這起輪奸案。
作者稱,如果我們繼續(xù)對種姓歧視的問題視而不見,就永遠無法解決印度的強奸危機。在過去,只有在涉及嚴重暴力的情況下,強奸案才肯定會得到報道。事實上,格德拉薩達甘吉的這樁奸殺案之所以引起關注,唯一的原因可能就是尸體懸掛在樹上的可怖照片登上了印度報紙,并在社交媒體上傳播,盡管達利特活動人士抱怨這種做法是對死者的不敬。
但是,作者指出,不能依靠駭人聽聞的案件產(chǎn)生的影響來引發(fā)變革;我們需要結(jié)構性的解決方案。政府首先應該修改1989年的《防止暴行法》(Prevention of Atrocities Act),該法案的目的是解決基于種姓的暴力,但它的定罪率實在很低—2012年的一份報告顯示,超過一半的案件在法庭起訴之前就結(jié)案了。在拉爾的女兒及其堂姐的這起案件中,警方?jīng)]有根據(jù)《防止暴行法》登記案件。修訂這項法律的提案中規(guī)定,重要證人應得到保護,要提供更多的法律支持,并開設特別法庭。目前這項提案正在議會等待批準。
毫無疑問,警察問拉爾的種姓是錯誤的。但對其他人來說,要理解印度的強奸危機,卻不談論種姓問題,同樣也是錯誤的。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