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濟南6月26日電 題:國際禁毒日訪80后毒販:錯入損友圈難抵誘惑
作者 梁犇
在以“珍惜美好青春、遠離合成毒品、拒絕毒品、健康人生”為主題的第27個“6·26”國際禁毒日,中新社記者采訪了正在山東省監(jiān)獄服刑的三名“80后”吸毒販毒人員。
他們因為難抵毒品的誘惑,將自己最年輕的奮斗十年變?yōu)榱髓F窗內(nèi)的悔恨。李勇(化名)、張軍(化名)、王強(化名)是出生于八九十年代的三位年輕人。他們有的是因為做生意急需用錢,有的則是因為受到損友的蠱惑,走上了“以販養(yǎng)吸”的道路。
李勇當初在家鄉(xiāng)做生意,效益還不錯,“有了幾個錢之后,漸漸的開始出入賭場、夜總會這些場所。”在這個過程中,李勇接觸到了部分吸食毒品的朋友,并在他們的慫恿和引誘之下也開始參與。
“當時只是知道海洛因的危害非常大,不能沾,覺得K粉、麻古和冰毒偶爾玩兒無所謂。”在李勇看來,這些貌似毒性較小的新型毒品并不會導(dǎo)致特別嚴重的后果。“接觸的朋友都在玩兒,你不參與的話就顯得不合群了。”李勇這樣回憶自己當初的想法。
在混跡于賭場和夜總會期間,李勇也開始通過放高利貸的方式賺錢,直到有一次,一位借貸者沒有及時還款,李勇的資金周轉(zhuǎn)出了問題。為了能夠盡快的回籠資金,李勇在一位朋友的介紹下,攜帶1000粒麻古到濟南販賣,并在交易現(xiàn)場被當場抓獲。最終,被法院依法判處15年有期徒刑。
“只知道自己干的是犯法的事,但沒想到會判那么重”,法律意識淡薄的李勇直到現(xiàn)在才知道販賣毒品的嚴重性。
同樣進錯“朋友圈”的張軍第一次接觸毒品時只有22歲,當時在夜總會里出于好奇心接觸到了搖頭丸,“當時感覺很刺激”。很快就從搖頭丸發(fā)展到冰毒。
在自己和朋友吸食毒品的過程中,也開始有其他人找到張軍,希望能夠從他這里拿到一部分毒品,張軍告訴記者,自己先后參與販賣的冰毒大概有20克。最終,因為從張軍處購買毒品的人被抓獲,張軍也被供述出來,被判處有期徒刑10年。
有時候張軍會恨第一次給自己介紹毒品的人,但是更多的時候,張軍后悔自己沒有把握住。“以前覺得20來歲可以折騰一下,年輕就是資本,犯了錯誤也無所謂”,張軍希望用自己的經(jīng)歷告誡更多的年輕人,“違法犯罪的事情一點都不能碰,你覺得你能把握,但最終可能付出慘重的代價”。
而來自一個農(nóng)村單親家庭的王強,生于1991年,才剛剛23歲。在采訪中,他幾度因為想起自己的母親而哽咽。王強說,自己初中畢業(yè)后就開始一個人在外面打工,這期間也攢下了幾萬塊錢。后來因為怕苦怕累便不上班,但家中勞作的母親卻絲毫不知情。
辭職后王強開始跟隨自己接觸到的一群朋友出入夜總會、賓館,也逐漸沾染上了毒品。“當時經(jīng)不住誘惑,也沒覺得是特別嚴重的事情。”購買毒品的花銷是巨大的,短短半年的時間,王強就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積蓄。為了能夠滿足自己吸食毒品的需要,王強開始以“以販養(yǎng)吸”,直到被抓獲。
山東省監(jiān)獄教育改造科科長李強告訴中新社記者,近年來涉毒人員逐年增多且年齡呈現(xiàn)出下降趨勢。據(jù)統(tǒng)計,目前在山東省監(jiān)獄服刑的罪犯中,“80后”占到了38.6%,“90后”占到了8.8%。涉毒類罪犯中“80后”、“90后”比例更高,占到了總?cè)藬?shù)的一半。(完)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