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幢建立明細賬,是已售公房(即房改房)維修資金使用的前提條件。自2005年以來,市住房保障和管理局大力開展房改房維修資金建賬指導工作,幫助眾多企事業(yè)單位理清了房改房維修資金賬目,全市大部分房改房維修資金被激活,可以正常使用。但截至目前,全市仍有324家單位的房改房維修資金因各種原因未完成建賬工作,近1億元維修資金處于沉睡狀態(tài),無法用于房屋維修,給相關業(yè)主的生活帶來了不便。
7月2日,市住房保障管理局舉行新聞通報會,呼吁尚未建賬的房改售房單位,盡快與維修資金建賬辦公室取得聯(lián)系,以便早日完成建賬工作,喚醒沉睡的維修資金,解決群眾房屋維修難題。
1 房改房維修資金為何要建明細賬
據(jù)市住房維修資金管理中心主任張平介紹,自1996年全市房改工作啟動以來,各房改售房單位已按比例從售房款中提取了房改房維修資金,但當時國家尚未出臺維修資金歸集、使用的具體政策,導致各單位提取的維修資金都存在一個維修資金專戶內(nèi),沒有按樓幢建立明細賬。
2007年,原建設部、財政部頒布實施的《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管理辦法》(建設部、財政部第165號令)明確提出,各單位已售公房維修資金應按幢設立分賬戶。只有按幢建賬后,維修資金才能按規(guī)定使用。
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的房改房進入維修高發(fā)期,動用維修資金維修房屋成為群眾普遍關注的問題。記者了解到,最近幾年,申請使用維修資金修繕房改房的數(shù)量逐年增多。2012年,全市使用房改維修資金980筆2600萬元,2013年增至2390筆3337萬元,今年1-6月已使用1300筆近2000萬元,預計全年申請使用量將達4000萬元。
在維修資金支用越來越頻繁、數(shù)量越來越大的同時,一些單位的房改房維修資金卻長期無法動用,其根本原因是這些房改房維修資金沒有按幢建立明細賬,導致整個單位的維修資金混在一起,不知道每棟樓上到底有多少錢可用,也就無法保證維修資金使用的公平性、合理性。
2 已有8.7億元維修資金被激活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盼,我有所為。”
2003年,為推動濟南市房改房維修資金使用,市住房保障管理局下發(fā)《關于已售公房維修基金建帳工作的意見》(濟房政字〔2003〕71號),啟動建賬工作。但由于已售公房涉及單位多、范圍廣、各單位情況復雜,加之當時房屋尚未進入維修多發(fā)期,出現(xiàn)問題多由各單位后勤部門負責維修,業(yè)主對維修資金使用的需求不迫切,各個單位對維修資金建賬工作的認識也很不到位,工作積極性不高,導致該項工作進展緩慢。
2010年,為加快建賬工作,市住房保障管理局又下發(fā)《關于進一步加快已售公房維修基金建賬工作的通知》(濟房政字〔2010〕25號),全力推動建賬工作開展。市住房維修資金管理中心成立后,按照房管“五服務”活動的統(tǒng)一部署,在做好日常資金安全監(jiān)管工作基礎上,堅持工作著力點前移,把加強指導建賬、消除影響業(yè)主使用維修資金的障礙作為拓展服務范圍的重要內(nèi)容,并列入“五服務”創(chuàng)新服務舉措,積極推進建賬工作。2012年,市住房保障管理局、財政局、國資委又聯(lián)合下發(fā)《關于集中開展已售公房維修資金建賬及補交、補提工作的通知》,并聯(lián)合成立維修資金建賬工作領導小組,下設建賬辦公室,開通了建賬專線電話,具體負責建賬工作的聯(lián)絡、指導、協(xié)調(diào)等事宜。
2013年以來,針對全市已售公房多已進入維修高發(fā)期這一現(xiàn)實情況,為徹底破解房屋維修“有錢不能使”的難題,市住房保障管理局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維修資金建賬工作,不斷加大工作力度,力求在最短時間內(nèi)實現(xiàn)房改房維修資金全部“解凍”。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