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在鐵道游擊隊紀念園,王廣超用他的土琵琶和婉轉的歌喉,向來客講述鐵道游擊隊的英勇事跡。記者張曉科攝
“西邊的太陽就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靜悄悄……”2014年7月7日是“七七事變”77周年紀念日,微山島上,一位老人懷抱土琵琶唱起那首熟悉的歌謠,歌聲回蕩在鐵道游擊隊紀念園內(nèi)。這一天,不少人來到這里,追憶那個硝煙彌漫的年代,緬懷在抗日戰(zhàn)爭中英勇犧牲的先烈。
為紀念“七七事變”建37.77米紀念碑
7日上午,在位于微山島上的鐵道游擊隊紀念園內(nèi),一入園就能看到高大的鐵道游擊隊紀念碑。紀念碑高37 . 77米,象征著1 9 3 7年爆發(fā)的“七七事變”。
鐵道游擊隊紀念園的大門,由長槍和手槍的造型組成。據(jù)鐵道游擊隊紀念館館長薛成冰介紹,這是讓人們記住,在戰(zhàn)爭年代,革命前輩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拿起刀槍抵抗外辱、不屈不撓的戰(zhàn)斗精神。
進入紀念園,兩側矗立著兩個巨大的雕塑。薛成冰介紹說,一個是鐵道游擊隊的形象,另一個則是運河支隊、微湖大隊護送中共領導人順利過湖的形象。“這也是在微山島附近最為活躍的兩支抗日武裝!
鐵道游擊隊紀念館分為東西兩館,根據(jù)微山湖區(qū)的革命斗爭史實,采取全景式壁畫、大型雕塑、革命文物、圖片資料等,再現(xiàn)了當年的戰(zhàn)爭場景。當年的電話機、日軍留下的炮彈、抗日游擊隊員彈過的土琵琶,還留存著那個年代的記憶。
紀念園的主體——鐵道游擊隊紀念碑由帆船、人物形象組成。原國家副主席王震為紀念碑題字,原山東省委書記梁步庭題詞:“微湖大隊、運河支隊、鐵道 游擊隊英名永存”。
抗日武裝曾護送劉少奇陳毅過湖
王廣超是土生土長的微山島人,他懷抱土琵琶在紀念園彈唱已經(jīng)有14個年頭了,其中,彈唱最多的歌曲就是那首《鐵道游擊隊之歌》!斑@是屬于微山湖的歌曲,我希望用我的歌聲,喚起更多人的愛國之心!蓖鯊V超說。
這邊唱得用情,那邊聽得投入。來自濟南的孫先生夫婦說:“我們這代人受鐵道游擊隊的鼓舞很大,在微山島上聽著原汁原味的‘土琵琶’,仿佛又回到了那個年代!
“微山島是著名的抗日根據(jù)地,是鐵道游擊隊等革命武裝成長的搖籃,紀念園就是為紀念這些抗日武裝而建的!蔽⑸娇h微山島鎮(zhèn)副鎮(zhèn)長周艷秋告訴記者,微山湖因電影《鐵道游擊隊》而聲名大震,可電影中劉洪的原型卻鮮為人知。其實,劉洪這個名字,源自鐵道游擊隊的首任大隊長洪振海和后一任大隊長劉金山!坝螕絷犚环矫鏋榘寺奋姼阄镔Y,一方面牽制日軍的精力,而這支隊伍最多時也不過上百人!敝芷G秋說。
微湖大隊、運河支隊等抗日武裝在那個年代做出了很大貢獻,他們配合八路軍主力與日軍戰(zhàn)斗數(shù)百次。此外,他們先后護送過劉少奇、陳毅、肖華、朱瑞、羅榮桓等中高級干部數(shù)百名。僅陳毅同志就曾兩次接受護送,并留下了“橫越江淮七百里,微山湖色慰征途”的詩句。
湖區(qū)百姓攤煎餅救助游擊隊傷員
今年76歲的靳昭宏是微山島鎮(zhèn)的一名退休教師,他曾參與鐵道游擊隊紀念館的資料搜集工作。
7日下午,靳昭宏拿出了鐵道游擊隊首任政委杜季偉寫給他的親筆信,杜季偉在信中寫道:“微山湖周邊特別是微山島人的支援愛護,思之不勝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