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重點 惠民利民
新驛鎮(zhèn)干部聯戶黨群連心活動成效顯著
本網訊:(代傳春)兗州新驛鎮(zhèn)把深化干部聯戶、黨群連心工作作為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抓手,突出惠民利民這個重點,強化推進措施,廣大群眾的幸福感、滿意度進一步提升。在區(qū)委組織的上半年科學發(fā)展現場觀摩及群眾滿意度測評中,分別獲得第三名、第四名的成績,其中群眾滿意度測評同比提升3個位次。
科學調配干部聯戶資源。新驛鎮(zhèn)研究制定《關于深化干部聯戶黨群連心工作的實施方案》,依據干部個人專長、性格特點和村情民意,采取雙向選擇的方式,將165名機關干部派駐到21個由鎮(zhèn)承擔聯建任務的村開展工作。按照相對集中、便于聯系的原則,合理劃定聯戶網格,每名干部包保一個片區(qū),平均每名干部聯系35戶,確保了所有農戶都有干部聯系、所有干部都有聯系戶“兩個全覆蓋”。同時,對所有聯戶干部先后進行了五次專題培訓,做到了上級要求清晰、工作職責清晰、聯戶程序清晰、惠農政策清晰“四個清晰”,有效保證了所有干部履行好政策宣傳員、問題調查員、矛盾調解員、發(fā)展幫扶員、穩(wěn)定維護員“五大員”職責,確保了工作順利推進。
健全完善工作制度。建立連心卡制度。將駐村干部身份職務、聯系方式、服務承諾等內容制作成小卡片,由駐村聯戶干部走訪農戶時發(fā)放給群眾,為群眾隨時隨地聯系駐村聯戶干部提供了方便。建立調查研究制度。要求所有聯戶干部,每季度上報一份調研報告、一份民生訴求,把村級事務發(fā)展、群眾呼聲需求、矛盾糾紛排查等方面進行歸納整理,作為鎮(zhèn)黨委、政府決策部署的重要參考。建立民意收集分級處理制度。通過入戶走訪、電話聯系等方式,收集群眾對鎮(zhèn)村干部作風、社會治安、環(huán)境衛(wèi)生、幫扶救助、文教衛(wèi)生等問題的意見建議,由鎮(zhèn)組織辦進行匯總、梳理和分類,建立工作臺帳,并按職責權限分級辦理,確保群眾反映的問題得到及時解決。建立督導檢查制度。活動開展以來,全鎮(zhèn)共進行明察暗訪7次,每次的檢查督查結果都進行通報,進一步增強了廣大駐村干部的責任心和事業(yè)感。
以“三知四清五促”為目標,新驛鎮(zhèn)11名黨政班子成員、5名副科級干部、149名一般干部,深入農戶家中,一個馬扎、一把木凳,聊家常,摸實情,接地氣,增底氣,受教育。同時,把宣傳惠民政策和法律法規(guī)作為“干部聯戶、黨群連心”的一項重要內容,通過編發(fā)農村惠民政策指南、發(fā)放技術明白紙、政策掛歷等方式,確保了惠民政策、法律法規(guī)直接進村入戶;顒右詠,共發(fā)放農村惠民政策指南4000多份,印制惠民政策宣傳掛歷1.3萬份。
新驛鎮(zhèn)著力突出利民解困。今年以來,聯戶干部幫助困難群眾新申報低保102戶,目前批準76戶;為22戶貧困患者辦理了大病救助,救助資金共10萬多元;為96戶困難家庭發(fā)放臨時救助金近3萬元。為村級協(xié)調“一事一議”財政獎補等資金300多萬元,新修、硬化道路6公里,新植綠化樹木50000多棵、建設排水溝38000米。新建文化廣場5個,化解各類矛盾糾紛40多起、梳理解決難題140多個、收集意見建議300多條,讓群眾看到了實實在在的成效。
著力找準農業(yè)結構調整的坐標,努力發(fā)展富民產業(yè)。通過全方位尋計問策,把脈會診,全鎮(zhèn)57個村都呈現出“一村一品”、“一村一業(yè)”的農業(yè)結構調整新格局。西東村以兆福果蔬種植合作社為帶動,建成標準化蔬菜生產基地150多畝、苗木920畝、養(yǎng)殖水面75畝。葛樓村、孫村等借鑒蔡莊村的成功經驗,大力度依托土地資源招商,加速土地流轉,一個以蔡莊村為中心的5000畝高標準現代花卉苗木繁育基地正初步建成。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