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10月19日訊 推進法治建設,共筑和諧中國夢。山東省人大常委會發(fā)揮立法工作主導作用,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面對新形勢新問題,不斷提高法規(guī)質量,同時加強和改進監(jiān)督方式,讓人大監(jiān)督工作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山東新聞聯(lián)播》報道,讓65歲以上的老人免費乘坐公交車,有獨立生活能力的成年子女要求老人經濟資助,老人可以拒絕,在上個月26號剛剛閉會的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上,新修訂的《山東省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把這些體現(xiàn)對老年人關愛的措施寫進了法律。山東省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行政法制處處長王仲泉表示,過去我們省出臺了很多優(yōu)待老年人的政策措施,這一次通過《條例》的修訂將政策措施納入了法制軌道,實現(xiàn)了法定化,加大老年人各項優(yōu)待措施的保障力度。
把立法工作放到經濟社會發(fā)展大局中來謀劃推進,省人大常委會把黨委重大決策、政府著力推進、社會普遍關注、人大職權范圍內的事項作為立法重點,讓立法更有科學性、前瞻性和全局性。山東省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主任溫守信稱,發(fā)揮立法的引領作用,就是能夠把改革發(fā)展的決策和立法的決策緊密地結合起來,從而使立法能夠站得更高看得更遠,使我們的各項改革做到于法有據。
圍繞提高立法質量,省人大常委會探索開展立法前、立法中、立法后“三個評估”,使制定出來的法規(guī)更加科學、可行。同時,聘請了20位專家學者擔任立法咨詢員參與立法。山東社會科學院法治研究中心主任省人大立法咨詢員于向陽告訴記者,對立法草案當中一些突出的問題來集中地發(fā)表意見,也受到了重視。我們在工作當中,也注重調查了解,同時也把這些意見及時地反映給省人大常委會。
兩年來,省人大常委會共制定和修改地方性法規(guī)15件,審議法規(guī)草案4件,批準濟南、青島、淄博三市報批法規(guī)21件。同時,省人大常委會的監(jiān)督工作也在不斷加強。今年五月,省人大常委會針對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首次開展了專題詢問。
今年,常委會共聽取審議專項工作報告10項,組織開展了針對全省企業(yè)技術進步和自主創(chuàng)新情況、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情況的兩次視察,開展了6次執(zhí)法檢查,對28件規(guī)范性文件進行了備案審查,接受群眾來信來訪4733件、6151人次。省人大常委會秘書長翟魯寧稱,四中全會將以依法治國為主題召開,我們一定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依法治國有機統(tǒng)一,認真履行法定職責,做好立法、監(jiān)督、決定、任免和代表工作,推進法治山東建設。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