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難騎行者”街頭乞討
身穿騎行服,頭戴騎行頭盔,墨鏡擋眼,面罩遮面,身后停放著兩輛山地車,車上裝著各種騎行裝備……咋看上去,這是專業(yè)騎行者的裝扮。但是,當(dāng)他們癱坐在地,面前擺著一張寫有“騎行太餓,求幫20元……”等字樣的紙張時,勾起人們憐憫之心的同時,不少市民也開始質(zhì)疑他們是否真的是落難的騎行者。29日上午,記者在紅星市場南端看到,兩個自稱騎行者的“乞討者”,編造勵志故事,聲稱騎行途中資金不夠,在街頭博市民同情心,討路費。
“騎行者”編勵志故事,街頭“討”路費
昨日上午,紅星市場內(nèi)攤販的吆喝聲,市民的討價還價聲,混雜在一起,前來買菜的市民來來往往。然而,在市場南端,一群群匆忙行走的身影中,兩個年輕人頭戴頭盔,面罩遮住半張臉,而且其中一人還戴著墨鏡,絲毫看不出其真實模樣,面前擺著一張行乞的“乞討書”,格外引人注意。
記者走近一看,這兩個“騎行者”蹲在地上,面前擺著一張紙,上面寫道,“騎行太餓,求幫20元錢吃飯,方便的朋友幫湊些路上費用。謝謝支持!”此外,一旁還擺著一袋餡餅,“這是好心市民給我們的!币幻膀T行者”說。身后的兩輛山地自行車上掛滿了大包小包。
從旁邊經(jīng)過的市民,議論紛紛,有人對這種行為表示懷疑,有人伸出援助之手,從兜里掏出10元、20元不等,遞給“落難騎行者”。據(jù)記者觀察,僅十幾分鐘的時間,就有四、五位市民“獻愛心”!拔覀儌z來自湖南,本打算一路騎行去漠河,但是到了長春后身上的錢就花光了!逼渲幸幻膀T行者”告訴記者,11月初,兩個人從湖南老家出發(fā),12月初,一路到了長春,還未到達目的地,身上的錢就全花完了。再加上現(xiàn)在東北天氣太冷,不適合騎行,所以決定從長春騎回到湖南老家!拔覀冎皇菚簳r的湊點錢,在鄭州有朋友,到時候就可以投靠朋友了。”
記者在與“騎行者”交談的過程中,明顯感覺其言語描述前后不一致,比如,當(dāng)記者問起“為何有如此長的時間外出騎行?”時,剛開始,“騎行者”告訴記者是利用工作假期的時間騎行。但是,緊接著,記者進一步問其“怎么會有如此長的假期時?”“騎行者”又說自己是還未畢業(yè),現(xiàn)在是實習(xí)期,利用自己的實習(xí)時間“看看外面的大好河山!
行騙新花樣,市民愛心屢屢被騙
看著“騎行者”的不幸遭遇,不少熱心的市民紛紛掏出錢包,10元、20元……昨日上午,不一會兒,“騎行者”就收到了100多元,但是,也有不少市民一眼就認出他們是騙子。市民張大哥氣憤地說:“他們就是騙子,我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見他們了,剛開始我還給了他們50塊錢呢!薄奥犞麄兛谝羰墙愕,應(yīng)該不是湖南人!睆呐越(jīng)過的一名市民對其口音表示懷疑。
負責(zé)周邊管理的一名城管人員介紹,這兩名“騎行者”不是第一次出現(xiàn)在紅星市場南端行乞,今年夏天他們就以同樣的理由到此地乞討,那時說自己是安徽人,“現(xiàn)在怎么又成湖南人了?之前,也有人打電話報警,只要警察一來,他們就抓緊時間收拾行囊迅速離開!蓖瑯,常年在附近擺攤的一名大哥也告訴記者,兩名“騎行者”蹲在這里要錢,開始還覺得他們怪可憐的,也想去幫助一下,誰知道他們接二連三的出現(xiàn)在這里要錢,“這種行為真的是太可惡了!
但是,當(dāng)記者提出自己對騎行也很感興趣,能否留個電話,方便以后聯(lián)系時,“騎行者”頓時提高了警惕,以自己的電話號碼不固定,斷然拒絕了記者的提議!拔覀兠康揭粋地方,換一個號碼,就是現(xiàn)在給了你電話號碼,也不一定能聯(lián)系到我們。如果熱愛騎行,可以去網(wǎng)上搜索一下,加入別的騎行俱樂部!
隨后,記者上網(wǎng)搜索“騎行者”隨身攜帶的旗幟上標(biāo)著的“圖騰國際騎行俱樂部”,但是并未找到這個俱樂部的任何信息。在此,本報記者也提醒廣大市民,在街頭遇到這樣的“騎行者”時,不要盲目地獻愛心,以防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