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齊魯網濟南1月5日訊 2014年是山東交通運輸事業(yè)快速發(fā)展的一年。在這一年里,全省建成5個公鐵綜合客運樞紐,6條中韓國際陸海聯(lián)運通道全部開通,從2009年至2014年年底共籌集高速公路建設資金627億元。
據(jù)省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介紹,2014年是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實現(xiàn)“十二五”規(guī)劃目標的攻堅之年。一年來,省交通運輸廳統(tǒng)籌謀劃,積極應對,注重頂層設計,制定出臺了《山東省交通運輸廳全面深化改革方案》,明確了6個重點領域,堅持以全面深化改革為動力,堅決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有力推進了“綜合交通、綠色交通、智慧交通、平安交通”發(fā)展。
將政府職能轉變到提供優(yōu)質公共服務上來
“我們不斷致力于綜合交通運輸體制機制改革探索,按照‘客內貨外、集約一體、強化銜接’的原則,大力建設綜合運輸樞紐,促進公路與鐵路、航空和城市客運相銜接,促進貨運無縫銜接”,省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2014年11月,全省累計建成5個功能相對集約的公鐵綜合客運樞紐,5個貨運樞紐已部分投入運營,還有13個客貨運樞紐建設正有序推進,綜合樞紐建設邁出實質性步伐,進一步促進了各種運輸方式的有效銜接。
隨著中韓雙方商定的6條國際陸海聯(lián)運通道的全部開通,中韓陸海聯(lián)運運營環(huán)境逐步改善,中韓陸海聯(lián)運成效明顯。截至2014年11月30日,通過中韓陸海聯(lián)運通道的中韓掛車1743輛次,貨運量5770.01噸,實現(xiàn)貿易額47140.17萬美元。2014年12月23日上午,我國第一條貨滾多式聯(lián)運通道——魯遼陸海貨滾甩掛運輸大通道航線也實現(xiàn)首航。這些項目的實施,都為我國開展國際陸海聯(lián)運管理工作積累了豐富經驗。
為了更好的為公眾提供便利,山東省交通運輸廳不斷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在年初省級交通運輸行政審批26項的基礎上,進一步簡政放權,截止目前,保留行政審批事項19項。2014年7月25日,李克強總理視察山東時,山東交通簡政放權、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得到了總理的充分肯定。
推進市場化進程 破解資金難題
公路建設資金來源歷來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面臨的最大難題。破解資金難題是加快山東省交通運輸現(xiàn)代化發(fā)展的關鍵。山東省交通運輸廳積極深化投融資機制改革,加快市場化進程,探索建立國家投資、地方籌資、社會融資、利用外資的投融資機制。
“我們鼓勵社會資本參與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拓寬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籌融資渠道。”相關負責人介紹。
山東省交通運輸廳按照“一體化管理,多元化投資”思路,加快推進高速公路建設市場化進程,通過BOT、股權轉讓等方式,從2009年至今共籌集高速公路建設資金627億元,為新時期公路事業(yè)科學發(fā)展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同時,調整原來僅依靠省級資金進行交通重點項目建設的模式,協(xié)調地市政府資金投入,減輕省級資本金壓力。據(jù)介紹,已協(xié)調威海市政府出資3億元,用于榮成至文登高速公路建設;濰坊、日照市政府出資8億元用于濰坊至日照高速公路建設;濟南市政府投入1.3億元用于濟南至東營高速公路征地拆遷。
推進科技發(fā)展 構建綠色交通體系
山東省交通運輸科技專項資金投向多,力量散,不利于開展重大科技項目的研發(fā)。圍繞這些問題,省交通運輸廳確定了12項擬重點支持科技項目,并將促進節(jié)能減排,加快推進綠色循環(huán)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建設作為重要工作來抓。通過公開招標確定了《山東省綠色循環(huán)低碳交通運輸發(fā)展區(qū)域性試點實施方案》編制單位。